運城市絳縣被稱為“中國山楂第一縣”,眼下又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那里的山楂樹長得怎么樣?果農們在忙些什么呢?“走基層”記者走進了絳縣南樊鎮(zhèn)吉峪村。
一大早,絳縣吉峪村果農劉大社便來到自家的山楂園,今年又是個豐收年,為了保證能夠采摘到最新鮮的山楂,他每天都要雇上些村民一起幫忙采摘山楂。
果農劉大社:今年山楂結得特別好,我們兩口子顧不過來,雇了好多人,雇了20多個人摘山楂。
老劉告訴記者,今年一畝山楂產量要比去年多出40%,而說起前些年剛種山楂的情形,老劉記憶猶新。當時絳縣當地沒有持續(xù)的對外銷路,山楂價格降到了每斤6、7分錢也很難賣出去,就在種植戶一籌莫展的時候,絳縣誕生了以山楂加工為主業(yè)的山西維之王食品有限公司,從1997年開始,維之王公司就著眼當地山楂原料,搞起山楂加工產業(yè)。
維之王公司總經理宋永祥:前景非常好,解決農民賣山楂難的問題,保證企業(yè)長期的發(fā)展,也能保證農民長期穩(wěn)定的增收。
公司和果農結成公司+基地+農戶的利益共同體,實行保護價收購的政策,這些辦法讓當地果農堅定了種植山楂的信心,目前絳縣已形成20多個山楂專業(yè)合作社,近百名山楂專業(yè)經紀人搭建起了市場與基地的良好局面,實現(xiàn)了建一個組織、興一項產業(yè)、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百姓。為了方便果農,維之王公司每年一到山楂成熟的時候,便到田間地頭直接收購,目前絳縣基本實現(xiàn)了戶均一畝山楂園、人均十株山楂樹的目標,維之王公司已經成為我國專業(yè)加工山楂的最大企業(yè),產品在全國36個省會城市和計劃地打開銷路,并遠銷美國、東南亞等13個國家和地區(qū)。
來源:山西視聽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