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小白領鄭女士,早就養成了在超市買水果的習慣,看到進口水果上面貼著的小標簽,她也早就習以為常。可最近看到的一條消息,讓她吃驚不小。報道稱,英國皇家化學協會研究發現,不少食品外包裝標簽使用的黏合劑含有有毒的化學物質。近期不少讀者和鄭女士一樣,紛紛提出疑問:這樣的水果還能買,還能吃嗎?
食品標簽比比皆是
在省會鄭州市的各大超市,記者調查發現,無論是生鮮肉類、魚蝦海鮮,還是蔬菜水果,貼在透明包裝袋子上面的標簽是結賬的唯一憑證,使用塑料的膠黏合劑的東西非常廣泛。
在某大型超市的進口水果區,水果貼標簽的占了95%。40歲的家庭主婦王女士正在精心挑選新鮮的檸檬,每個檸檬的表面都粘貼了一個小標簽。她說,有的時候把檸檬切片泡水喝的時候,還能喝到脫落的標簽。
在超市的蔬菜水果區,像大白菜、茭白、菠菜等時令蔬菜,都是直接用白色或藍色膠帶捆起來,價簽直接貼在蔬菜上。
大部分的果蔬,是消費者選購后稱重時,工作人員把食品放進包裝袋后,再把價格標簽貼于包裝袋上。
在售賣熟食的區域內,有些熟食是按照一定重量,裝在盒子里,用保鮮膜密封,價簽貼在了保鮮膜上。另有些熟食是油膩產品,不少溫度尚存,顯然是剛剛出爐,用塑料袋直接包裝后稱重,價簽就貼在包裝袋上。
這些廣泛使用的膠黏合劑,安全嗎?
標簽毒性源于含苯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一項研究報道,稱不少食品包裝外的商品標簽使用丙烯酸黏合劑,這種黏合劑多數含有毒化學物質。研究說,人體攝入這些毒素可能對內臟系統產生影響,部分毒素可致癌,導致不孕不育,致使免疫系統紊亂和神經系統病變,大量攝入可直接致人死亡。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提醒消費者,從英國《每日郵報》的報道看,研究員檢測的丙烯酸黏合劑在我國很少被使用。
河南農業大學營養系副教授張平安告訴記者,我國食品標簽黏合劑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溶劑的毒性強,通常含有苯、甲苯、二甲苯。這類在國外已經禁止使用的化學物質,在我國被普遍使用。他說,苯有毒,是一種致癌物質。由于苯的揮發性大,暴露于空氣中很容易擴散,人攝入含苯過多的食物后會導致嘔吐、胃痛、頭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甚至死亡。
來源:東方今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