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日前來山東下洼鎮收購冬棗的外地客商達3000余家8000余人,這些人每天都要在該鎮住宿、用餐、辦理銀行取款業務;而每日前來從事冬棗采收、貯藏、包裝和運輸的周邊縣區、鄉鎮的打工人員也多達萬人,這些人中午都要在下洼用餐。如此大的人流量,使該鎮的服務業迎來“大考”。
10月23日中午,筆者在下洼鎮鎮區連續跑了3家快餐店,竟沒買到飯。筆者看到,在飯店里等飯吃的大多是操著外地口音的冬棗收購商。某快餐店的老板說:“我們的員工從凌晨5時開始工作,到現在還沒有吃早晨飯呢!”
處于該鎮政府院以東的一家銀行辦事處為了應對冬棗銷售旺季繁忙的提取款業務,增設了3個專門為外地冬棗收購商服務的窗口、3臺自動取款機、叫號服務設施,工作人員滿負荷運轉。連日來,該辦事處營業廳還是多次出現人滿為患的場景。“準備的現金量是充足的,由于每天業務量太多,還是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該辦事處負責人說。
該鎮某旅店老板介紹說,由于陜西、山西的冬棗已經賣完,來下洼鎮收購冬棗的收購商驟增,他的旅店已連續半個月爆滿,有的冬棗收購商還住在了他家的雜物間里。
面對鎮域服務業巨大的服務量,下洼鎮積極應對,選派80余名機關干部分赴鎮域72處冬棗交易市場,維持交通、交易秩序,確保交通、交易安全;與金融業上級業務主管單位協調,要求本鎮金融服務單位增加人手、延長營業時間、在大型冬棗交易市場增設服務網點等。同時,該鎮出臺政策,鼓勵有管理能力的當地居民和外來客商興辦餐飲、旅店業。據統計,冬棗大批量上市以來,該鎮新上快餐店、旅店21家,在大型冬棗交易市場增設金融服務網點7個,有效地緩解了由于大量外地人口涌入而帶來的服務壓力。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