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來,山東省部分蔬菜品種再次跌入價格低谷:濟南平陰縣孝直鎮蘿卜5分錢1斤都賣不出去;唐王鎮大白菜價格低到8分錢一斤;德州市20萬噸芹菜滯銷……低價和滯銷,讓不少農民一年的辛苦化作烏有。
山東多地出現“賣菜難”
平陰縣孝直鎮后店子村村民李祥連家種了四畝蘿卜,這是他家一年收入的指望。今年,當地蘿卜迎來了大豐收,但價格的低迷給了李祥連當頭一悶棍。
“最低的時候4分錢一斤都沒人要。我們找人把蘿卜拔出來,工錢一斤都要4分錢呢。”李祥連說,種一畝地蘿卜,買種子、化肥、澆水等直接成本就有200多元,今年一畝地能產6000斤左右,只有賣到8分錢,才能保本。
不只是蘿卜,今年山東的白菜、芹菜、生菜均陷入價格低谷,多個地區蔬菜滯銷。在濟南市唐王鎮,白菜也遭遇了收購寒流。
根據山東省農業廳公布的數據,10月15日至21日,山東省35種蔬菜品種批發均價為1.11元/斤,同比下跌12.23%。大白菜、香菜等蔬菜品種下跌幅度超過20%。市場上“一元菜”的數量,也達到了年內的最高峰。值得關注的是,這已經是8月末以來,山東省蔬菜價格連續第8周下跌了。
滯銷因何而起
按照往年經驗,每到秋末冬初,隨著蔬菜價格都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跌。但是,今年部分品種菜價的跌幅,還是讓許多人大跌眼鏡。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山東省部分蔬菜品種滯銷的原因,既有天氣的影響,也有種植不科學的因素。
長期從事蔬菜批發生意的濟南金鄉山陽貿易有限公司經理孟凡波告訴記者,其實今年蔬菜價格還是比較平穩的,沒有出現大漲大落,漲跌都是季節性的。“今年風調雨順,全國秋菜都豐收,價格肯定就要稍微低一點。”他說,“蘿卜、白菜產量都比較高,而且價格一直都比較低。降一兩分錢,利潤空間就要降很大比例,影響很明顯。”
有菜農認為,今年秋天天氣偏暖,露天菜和大棚菜集中上市,對菜價產生了影響。蒼山縣菜農付正祥說:“往年露天菜和大棚菜中間有一個斷季,但是今年兩茬湊到一起了。大棚菜還沒下去,露天菜又一股腦上來了。上的菜多了,價格肯定就上不去。”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