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白酒業的成績醉人,尤其是二線白酒的成績格外醒目,酒鬼酒半年報中329%的利潤增幅余熱還未消退,山西汾酒則以三季度833%的利潤增幅強勢而來。8倍、6倍等罕見的利潤增速,在二線白酒企業的三季報中不斷涌現。這股盈利颶風背后,也有業內人士的謹慎與懷疑。
二線白酒三季報醉人
10月26日,貴州茅臺公布三季報,凈利潤為34.24億元,同比增長106.05%。同日發布財報的沱牌舍得和老白干酒三季度凈利潤則分別大增98.39%和209.21%。顯然,相比貴州茅臺這一行業龍頭而言,沱牌舍得與老白干酒這類二線白酒的業績已經相當耀眼。
如果說上述幾家酒企的業績行駛在快車道上,那么山西汾酒與酒鬼酒兩家則是坐上火箭以幾何速度增長。山西杏花村汾酒發布的三季報顯示,7-9月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833.39%,達到4.57億元。酒鬼酒三季度凈利潤為1.9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85.28%。
業績“黑馬”遭質疑
盡管二線白酒三季報成績異常亮麗,但眾所周知,今年白酒市場在傳統的“金九銀十”表現一般,可以說是旺季不旺,另外國內整體經濟環境低迷,那么眾多二線白酒企業是怎樣獲得如此驕人業績的呢?
業內對此眾說紛紜。營銷專家李志起表示,山西汾酒、酒鬼酒等均加碼中檔白酒銷售,正是這批中高端產品對企業提升起了主要作用。白酒專家鐵犁表示,以茅臺、山西汾酒為代表的酒企先后提高出廠價也是造成白酒三季度業績猛增的主要原因。分析師李斌認為,此前一線白酒的控量保價,為二線白酒的銷售提供了有利因素,因為二線白酒本身價格較低,即便提價,其價格也容易被市場接受。
盡管如此,亦有一些業內人士對這些暴漲的凈利數字產生了懷疑,以山西汾酒為例,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盡管對于汾酒有種種利好因素造成其三季度的業績增長,但總體來說,山西汾酒的銷售網絡、品牌認同度等并不至于令其利潤出現暴漲8倍的局面。
對此,李志起也表示認同,“目前山西汾酒的內部尚有許多矛盾,對于是否調整經營理念、發展路線等尚存爭議,如此情況下其利潤卻暴漲8倍,其中水分確實比較大”。
來源:北京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