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保”、“無公害”,這是市民在購買、挑選蔬菜時,最起碼的要求。因為,重金屬、農藥含量超標、注入催熟劑等事件,實在讓我們傷不起。
“綠色環保、無公害,這是必須的!”與大棚蔬菜打了9年交道的林澤龍說。在他看來,要提高“重慶造”大棚蔬菜的競爭力、市場的占有率,讓市民吃到更多“價廉物美”的本地菜,光埋頭做“綠色”還不夠,如何提高科技含量、如何提升本土品牌的知名度……這些都是擺在他們及有關部門面前,必須思考、解決的問題。
現場
“種的不僅是蔬菜,還有歡樂”
記者走進渝北區大盛鎮天顯洞村,看到兩塊距離很近的“農業示范園”,分別占地200多畝、70多畝,分為a、b、c、d四個區,這是林澤龍公司的一個大棚蔬菜基地。
這里,距離渝北兩路城區有50多公里。10月22日中午,記者從兩路出發,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了這個大棚蔬菜基地。
大棚里,工人們正忙著修剪一些發黃的草莓葉子。“草莓株苗是9月初才種上去的,種子是由美國加州大學研制的,成熟后吃起來很爽口。”林澤龍告訴記者,今年夏天,當大棚里的苦瓜成熟并上市后,他一口氣將200多畝地都拿來種上了草莓。
不遠處,另一塊大棚蔬菜區里,一片綠油油的株苗正在“茁壯成長”,“半個月前,我們相繼種上了10畝蘿卜、10畝苦蕎、20多畝大頭菜,還有萵筍、白菜等。蘿卜最快可在春節前就上市,大頭菜春節后上市,萵筍要明年3月才能上市……”基地現場負責人,80后大學生小鐘說起地里的這些“寶貝”,倒背如流,“因為重慶特殊的氣候,我們一年只能栽種三季菜。現在種的是春季菜,明年3月種夏季菜,夏秋季節期間,再種一季速生菜,如瓢兒白等。”
林澤龍的公司,還有3000多畝這樣的土地,他栽種了果樹、大棚蔬菜及綠化苗木。
今年44歲的林澤龍曾是一名公務員。2003年初,他放棄了很多人羨慕的“鐵飯碗”,開始與蔬菜、果樹等打交道。“因為,我一直喜歡農村的新鮮空氣,喜歡田園風光。”林澤龍說,9年來,他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我種的不僅是蔬菜,還有歡樂!”
創新
利用無土栽培技術栽種蔬菜
來源:重慶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