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市面上現有的保健食品花名冊,被查證出“冒名頂替”“無中生有”的假保健食品的數量并不少。這恰反映出目前我國保健食品行業參差不齊、魚目混珠的“亂”現狀,同時近日“桃花姬阿膠糕”涉嫌虛假宣傳一事也再次提醒消費者,購買保健食品前,一定要對產品的合法性驗明正身:“藍帽子”標識和“食健字”批準文號一個不能少,同時還要警惕冒名頂替者。
涉嫌虛假宣傳,將食品當做保健品來買的行為在目前的保健品銷售市場,并不鮮見。繼東阿阿膠(000423,股吧)旗下的桃花姬阿膠糕被曝光后,10月25日,貴州百靈(002424,股吧)也被曝涉嫌虛假廣告宣傳,夸大一款名為“愛透”的功能飲料的美膚作用。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只有保健品才可以在產品的宣傳上說其功效。普通食品在宣傳中涉及產品功能宣傳的,顯然是違反了國家關于食品和保健品的廣告法律法規。
除了將食品當做保健品來賣之外,套用或盜用正規產品的“食健字”批準文號,是另一批不法生產商的“造假”方法。今年以來,被國家藥監部門曝光的“套號”產品已有數十起,如“雪域唐清”所使用的批準文號“國食健字g20040726”是盜用了“陜科牌康樂益膠囊”的批準文號;“左旋肉堿8點瘦”,其標示的批準文號“衛食健字(2003)第0373號”實際對應的產品名稱是“蝶之舞牌減肥膠囊”。
目前常見的“套號”形式主要有:直接盜用其他廠家的批準文號;直接與廠商達成協議,“租用”其批號;同一廠家多種產品“一號多用”;一個產品出問題后換個名稱包裝再上市,批號不變;新產品用老批號;普通食品套用保健食品的批準文號;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冒充藥品,盜用藥品批準文號等。
對于消費者而言,在購買保健品的時候,首先要辨認產品的外包裝上是否有“藍帽子”的圖案標識;其次要翻找相關的批準文號,如“衛食健字”或“國食健字”。這兩步是初步判斷產品是否為合格保健品的基本要素。最后,為了核實產品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消費者可以登錄國家食藥監局的官方網站,屬于產品的批準文號,查看產品是否真的為該文號所對應的產品。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