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我們吃10個水果,僅有3個產自本地。日前,記者走訪中心城區水果超市和兩湖水果市場發現,水果大量上市的秋季,荊州本地水果種類屈指可數,一元本地水果也未因其低價而改變較低的市場份額。
觀察好鄰居、武商量販、中百倉儲等超市和荊州區部分水果商店,記者注意到,新疆庫爾勒香梨、云南會理石榴、海南椰青、臺灣水仙芒、恭城脆柿、南豐橘等地理標志明顯的水果不勝枚舉,四季常見的蘋果、香蕉、梨等水果也均引自外地,市面上僅有柚子、橘子、涼薯、西瓜、臍橙等幾類本地水果。相較動輒每公斤6元以上的外來水果,每公斤2元左右的本地水果并未受到本地消費者的廣泛青睞。
“荊州市場主要銷售的還是外地水果,本地水果季節性很強,上市時間短。”中百倉儲生鮮大主管唐愛蓮說。兩湖綠谷綜治辦主任丁愛平介紹:“荊州本地水果在兩湖綠谷交易市場僅占30%的份額,荊州市民吃的水果大多是外地水果。”
荊州本地水果的品質也是銷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本地柚子便宜但是太酸,不如外地蜜柚甜,且價錢也能接受。”在荊州區小北門經營多年水果生意的李師傅說:“水果價錢是人們選購的重要因素,但直接購買因素則是水果的品質。”(荊文靜)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