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產葡萄的新疆土地上,有一群人正在嘗試葡萄酒業傳統卻又新穎的業態酒莊。酒莊,之所以傳統,是因為在國外已有百年歷史,拉菲就出自法國頂級酒莊;之所以新穎,是因為在新疆葡萄酒業還屬于新業態。
目前,新疆的釀酒葡萄主要集中在天山北麓、南疆焉耆盆地、伊犁-霍爾果斯、吐魯番-哈密四大產區,追隨釀酒葡萄而建的酒莊,也主要分布在這四個地區。在對烏魯木齊周邊的酒莊采訪過后,記者發現,新疆新建的葡萄酒酒莊大多不追求規模宏大,卻專注于做出特色葡萄酒。
酒莊不求大一心要做精
一排排舊廠房中間,有兩棟樓新刷了鵝黃色的外墻,連接兩棟樓的是一條不銹鋼機器組成的生產線,仔細看一眼機器里,還存留著葡萄皮和葡萄籽,空氣里彌漫著葡萄汁的香氣,這是一家改建的葡萄酒酒莊。
10月20日,記者來到阜康222團,原來經營了近30年的阜北大曲白酒廠正在改建成葡萄酒酒莊。由于在2009年,這家白酒廠引進了一條榨汁生產線,接手這家老白酒廠的陳洪賓毫不費力就將葡萄酒生產線建了起來。
將收購來的釀酒葡萄“選料”(即去除雜草、霉爛、生青果);再將釀酒葡萄“破碎”(即將葡萄擠破);然后通過輸漿棒將連皮帶籽的葡萄汁輸送到發酵罐,經過發酵、分離、壓榨,就成為初步的葡萄酒了;最后經過一到兩年的醞釀,就是可以銷售的葡萄酒了。
這是新建的酒莊經營者陳洪賓介紹的葡萄酒釀制過程。他是國家級葡萄酒評委、高級工程師,一位在新疆葡萄酒行業打拼了30年的“老前輩”,可如今卻要“打破陳規”,走上酒莊這條時髦的“小道”。
酒莊附近就是222團26000畝的釀酒葡萄種植基地,能保障酒莊的原料供給,為此團場算是“實物入股”,占酒莊40%的股份,幾位投資者資金入股占45%,陳洪賓自己則是帶著15%的“技術股”。有原料、有資金、有技術和管理經驗,這家酒莊還明確了自己的定位“產量少、品質高”。
據陳洪賓介紹,按照750毫升裝一瓶計算,酒莊投產后年產葡萄酒是30萬瓶。每瓶葡萄酒定價在200元左右,屬于國產葡萄酒大眾消費市場的中高端酒。在規劃中,陳洪賓也沒有想把酒莊做大。“做大后市場難把控,沒有知名度,容易把自己帶溝里去。”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