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沼氣在農村新社區建設中的作用
沼氣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池沼污泥中埋藏的植物體發酵腐爛生成的氣體。也可用糞便、植物莖葉加甲烷細菌發酵制得。主要成分是甲烷。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
本文所稱的沼氣,是人畜糞便、秸稈、污水等各種有機物在密閉的沼氣池內,在厭氧(沒有氧氣)條件下發酵,即被種類繁多的沼氣發酵微生物分解轉化,從而產生沼氣。沼氣是一種混合氣體,可以燃燒。沼氣是有機物經微生物厭氧消化而產生的可燃性氣體。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有著十分豐富的糞便、植物莖葉。在農戶分散居住時,絕大多數人是將糞便作為肥料直接使用,將植物莖葉或者作為生火做飯的燃料,或者漚肥作為肥料,更有甚者將農作物的莖葉(秸稈)直接在田地里燒掉。數量巨大、而可循環利用的糞便、植物莖葉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其實,在建設農村新社區中,沼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集中居住需要穩定的燃料保證
適應時代發展和提高農民生產、社會質量需要,我國目前推行的農村新社區,一個顯著特征是農民集中居住。集中居住之后的農民,生活燃料問題成為了首要問題。
失去了分散獲取木本、草本燃料的條件。幾千年來,生活在農村的廣大農民,靠著分散居住的特點,就地獲取樹木、植物莖葉等直接作為生活、取暖等的燃料。但是,在進入農村新社區后,這些集中居住的農民離原來居住的地方和承包山場、耕地較遠。而且這些土地大多數被流轉了出去,所以失去了直接獲取木本、草本燃料的條件。同時,即使能夠從市場上購買來木本、草本燃料,也由于居住在農村新社區的農民很不方便搬到樓上去生火做飯,燃燒取暖。
替代燃料既笨重又不經濟。沒有了木本、草本燃料直接作為生活、取暖燃料,人們自然會想到燃煤。燃煤固然比木本、草本燃料方便,可是其價格不菲。進住農村新社區的農民,雖然經濟狀況有所改觀,但與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居民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他們的生活、取暖全靠燃煤的話,就缺乏足夠的財力支撐。
來源:中國糧油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