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訪中,我們的記者發現了一些問題:就是今年的冬菜“老三樣”價格很“親民”,可供應這些“親民”菜的批發商、種植戶的境遇卻很尷尬。
在北園春批發市場的白菜經營區,十幾輛貨車排成排,批發商們將鮮嫩的白菜擺放在車廂前,等候顧客選購。
記者:“今年的冬菜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許多老百姓覺得價格很親民,但是對于批發商和種植戶來說價格卻不理想,甚至有些菜還出現了滯銷的情況。”
蔬菜批發商 龔志華:“一車拉8噸,現在3、4天才買完,一天也就賣2噸,拉來的話(種植戶)也就1毛多錢。”
記者:“種植戶應該損失最大。”
他們的損失最大,如果不算人工,他們連水錢都不夠。
蔬菜批發商 王一東:“價格太便宜,農民一畝地就(掙)200 300元,老百姓也不想種菜,都是老頭老婆種菜。”
批發商認為:造成冬菜價格走低,主要原因還是市場供大于求。
蔬菜批發商 龔志華:“(菜)太多了,南北疆都有,大面積都下來。”
蔬菜批發商 王一:“賣不掉,承受不了,老百姓都來買也賣不掉。”
記者:“有沒有外地的來調本地菜。”
“外地沒人來,現在口里的菜也便宜。”
蔬菜批發商 張力:“如果菜趕到一起上市都賣不上價格,政府應該提倡有計劃的,比如西紅柿8月 9月 10月都上,不要趕到一起,趕到一起就沒有行情了。”
目前,烏魯木齊市場的白菜大部分來自安寧渠、昌吉,主要供烏魯木齊和南北疆市場。記者也從市場管理部門得到證實:白菜的大批量上市已經在市場上形成了供大于求的現象。但這種狀況將在本月底出現轉機。
烏魯木齊北園春蔬菜產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金中山:“隨著天氣的變化,越來越冷,一下雪,五家渠周遍的當地菜就沒有了,沒有的話,就得用內地的菜來填補空缺,在11月底,天氣如果變化的話,菜價會逐步提升。”(綠蘭)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