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來,由于北方產區新季玉米逐步上市,國內玉米現貨市場價格整體走軟,但受種糧和收獲成本增加、農戶惜售心理增強、生豬存欄高導致玉米飼料消費增長以及全球玉米供需格局偏緊等因素支撐,玉米價格出現近弱遠強特征,未來仍有望再度上漲。
國內新糧上市壓力顯現
受不利天氣影響,今秋東北大部分地區玉米收獲期延后,目前新季玉米上市量還不大,只是一些大型深加工企業在開秤收購,使得新糧收購價格走勢偏弱。哈爾濱周邊部分地區玉米棒子收購價格1070元/噸。而華北地區新玉米受益于生長和收割期內的天氣情況良好,不僅質量整體提高,上市進度明顯比去年提前,目前河南和山東一些地區農戶售糧進度在10%—35%不等。由于市場供應充足,用糧企業大多隨用隨采,使得華北地區的新糧價格也呈現走弱態勢。與此相對,由于種糧和收獲成本大幅增加,一些農戶的惜售心理也在與日俱增,加上政府托市政策即將出臺的消息也限制了新糧價格的下跌空間。雖然近期產區新玉米價格走勢偏弱,但市場對未來價格再度走高仍有信心,目前期貨市場c1305合約走勢明顯強于c1301合約,近弱遠強特征明顯。
全球玉米供需持續偏緊
近期,因南美玉米主產區連續發生暴雨天氣,市場對巴西和阿根廷新年度玉米產量產生擔憂。目前,阿根廷2012/2013年度的玉米播種進度緩慢,相對于去年同期大約延后20%,阿根廷下一年度的玉米產量以及出口量將大受影響。由于今年夏天美國中西部的玉米產區遭受到56年以來最嚴重的旱情,使得本年度美國玉米產量同比大幅下降13.3%,庫存消費比也降至5.5%。作為全球玉米產量第一大國,美國玉米減產導致全球玉米供需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本年度全球玉米產量同比下降4.5%,庫存消費比也降至12.4%,總出口量下降了17%,持續了幾年的緊平衡狀態進一步加劇。原本市場指望新年度南美玉米能夠豐產,從而緩解全球玉米供應緊張的局面,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未來幾個月南美玉米主產區再次發生天氣災害,不能達到市場之前預期的產量水平,那么全球玉米將迎來新一輪的上漲行情。
生豬存欄助推玉米消費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