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昆明市區駕車進入東川這片美麗的紅土地,在經歷數個“山路十八彎”及五六個小時的車程后,到達東川區紅土地鎮新田村。2日,云南紅土地金蕎農業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苦蕎生產加工基地建設項目竣工投產儀式在東川區紅土地鎮新田村舉行。歷經1年的項目籌備期,村民們已經感受到了“公司+農戶+基地”的“訂單農業”模式帶來的好處,對于他們來說,項目的投產,就意味著脫貧致富“造血線”的啟動。
未來5年將種植5萬畝
東川紅土地鎮具有良好的生態氣候條件和豐富的土地資源,以及規模化種植苦蕎的傳統歷史,且苦蕎的產量大、品質高。中國金橋云南旅行社有限公司與昆明苦蕎種植加工生產企業優勢互補,通過“資金+技術”,啟動建設了苦蕎種植加工生產基地項目,并且在這里注冊成立了云南紅土地金蕎農業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據了解,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項目一期總投資2000萬元。項目一期開工建設廠房區15.5萬畝,已竣工投產。現已建成一條知識產權屬于自己的在國內技術領先的苦蕎整顆粒脫殼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并在昆明市農業局支持下掛牌成立了昆明苦蕎產業科技研發基地,已經推廣良種基地500畝,在未來5年將發展苦蕎良種種植5萬畝,建成年產苦蕎系列產品5000噸規模、年產值達到2億元的現代化食品加工生產企業,形成“公司+農戶+基地”一體化專業合作社“訂單農業”模式。項目分3期投入,最終將建成兩個基地——即苦蕎良種研發培育種植推廣基地、苦蕎系列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一個園區——打造現代農業生態旅游觀光休閑示范園;一個中心——即苦蕎系列產品展示營銷網絡中心。
目前,公司已經在當地招收工人60人,最終將達到200人規模。人均年收入可達到2萬元,并成立了新田村專業合作社。新田村村委會副主任舒興川向記者介紹,目前該村580多戶農戶家家在種植苦蕎,實行土豆+苦蕎的套種方式,一年兩熟,通過企業直接收購,加上就近到企業就業,村民的人均收入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我省苦蕎產業前景廣闊
我省是苦蕎的主要產區,全省80個以上的縣市,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區、半山區都可以種植苦蕎,但此前由于其產量低、口感苦等原因,其特有的營養價值未被發掘,一直以來都處于粗放種植的狀態。
來源:中國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