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橘子今年又是一個“大年”。
橘子難賣!連續多年,這樣的聲音似乎已成了一種季節性習慣。今年,洞庭東西山的不少橘農仍以5毛錢一斤賤賣自產橘子,怨聲依舊。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同樣在那方土地上,也有橘農正在為豐收喜悅。同樣是地產橘子,為何相差這么大?他們說,關鍵是他們抱起了團來。批量采摘,集中分選,再經過拋光包裝,同樣的橘子就能賣到2塊錢一斤。有些果農組成的合作社甚至自己組織物流,自己到城里開設直銷網點,種橘子的效益成倍增加。
收購價每斤5毛 不少橘農改種枇杷樹
“今年橘子生得多,是大年,但來收的車子卻特別少。賣不掉啊!”金庭衙甪里橘農老鄒,一邊把一擔橘子過秤后倒進卡車里,一邊這樣嘆息道。從上午8點鐘不到就上山,到中午11點多,中途把采好的橘子挑下山,3個多小時,總共采了兩百多斤橘子。昨天這輛車的收購價是統貨5毛錢一斤。“今年天氣幫忙,開采期也晚,橘子長得足,質量是相當好的,賣5毛錢一斤真是虧的。”但嘴上這么說,老鄒還是把所有橘子一股腦兒都賣給了開車來收橘子的販子,總共賣得百十來塊。在老鄒看來,橘子這幾年一年比一年賤,能賣多少算多少吧,總比爛在樹上一文不值的好。
“我們衙甪里村比較深,經過的游客也少。”老鄒說,庭山、秉常這樣離大路比較近的村,橘子零售給游客,賣價要高一些。所以收橘子的車不來時,他也會把自家采到的橘子,挑選出一些特別好的,運到鎮上大路兩邊去賣。根據橘子大小好壞,1元、1.5元都能賣。特別是周末,上島的游客多,也能賣掉一些。前幾年,老鄒和同村其他人一樣,會挑一擔橘子乘公交到木瀆,甚至到蘇州城里去賣,賣價更高一些。但老鄒坦言,挑擔進城太吃力了,賣得也有限,現在挑著橘子進城的西山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洞庭東西山是蘇州傳統的產橘區,太湖邊豐沛的水汽,使得當地的橘子歷來品質不低。橘子分量重,單產高,一棵普通大小的橘子樹,管理得好,也能產橘子一百多斤,品種好、植株大的橘樹,單產三百斤以上都有。
來源:城市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