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方大部分地區遭遇降溫雨雪天氣,蔬菜價格也隨之出現上漲勢頭。但由于冬季雨雪天氣的到來,北方蔬菜減產,成本增加,“低價菜”“滯銷菜”可能由供應過剩轉為相對短缺,菜價可能迎來拐點,呈現持續上漲。
北方遭遇大范圍降溫雨雪天氣菜價現上漲苗頭
從3日開始,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遭遇強冷空氣橫掃,帶來大范圍降溫雨雪天氣。氣溫持續下降使得北京、河北等地蔬菜價格出現小幅上漲。
據新華網4日報道,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等多地信息采集員反映,受降溫、降雨和降雪天氣的影響,部分蔬菜價格上漲明顯。監測數據顯示,9月份以來全國蔬菜價格整體呈下降走勢,但近日出現上漲走勢。與10月31日相比,11月4日,21種監測蔬菜全國日平均價格上漲0.7%。分品種看,超六成蔬菜價格上漲。黃瓜、四季豆、茄子的漲幅居前。
此外,北京市商務委發布的監測信息顯示,4日新發地批發市場蔬菜上市量1506.4萬公斤,供應總量正常,平均批發價2.01元/公斤,較3日上漲17.5%。
低價菜或由過剩轉為短缺
此前,有多家媒體報道多個省份出現“賣菜難”的現象。在山東,大白菜、芹菜、蘿卜等價格低至幾分錢一斤仍難覓買家。而河北玉田縣,大白菜價格已經降至6分錢一斤。
而受雨雪天的影響,低價菜可能會由供應過剩轉為相對短缺。據中國廣播網報道,有蔬菜流通領域的人士認為,之前一段時間像大白菜、茄子、芹菜等等以及北京郊區生產的小白菜、菠菜普通的價格應該說相對來說比較低,如果北方出現這種大范圍的強降雪天氣的話,大部分低價菜一方面可能由于天氣的原因,會突然的凍在地里造成減產,供給可能由過剩轉化為短缺對菜價產生一個變化。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由于這些菜本身價格比較低,不管降雪還是降雨可能都會給田間地頭的收購造成一個不便,如果雇傭工人下地采摘的話勢必要增加工錢,造成收購成本的增加,拉動菜價的上漲。
商務部預計11月后菜價回應或迎持續性上漲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