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來,麥蓋提縣大力發展以紅棗為主的特色林果業種植產業,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推動器,良好的經濟效益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多的農民嘗到特色農業發展帶來的甜頭。
麥蓋提縣央塔克鄉先鋒村農民亞森·托乎提自家的13畝紅棗去年賣了10多萬多元錢,現在他在紅棗加工廠干活每月還能收入1800元,日子越過越紅火。近年來,麥蓋提縣在調整產業結構過程中,通過大規模種植特色林果紅棗增加農民收入。為了把紅棗產業做優做強,實現紅棗產量和質量的同步提高,縣委、縣政府在科技和人力、物力投入上狠下功夫,采取免費供種、免費嫁接、縣直單位幫扶解決紅棗追施所需化肥等措施,幫助農民解決紅棗投入和管理中的關鍵問題。聘請自治區林科院專家做專門指導,結合該縣實際確定適合種植的灰棗、駿棗品種,采取直播方式大大提高了成活率。
近年來,該縣從山東等紅棗產業發展較成熟的省聘請專門的嫁接人員為全縣紅棗嫁接,嚴把接穗采取關,確保了嫁接質量和純度,為紅棗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道路打下良好基礎。田間管理期間,嚴格執行精細化管理各項規程,加大投入,加強技術指導,縣財政投入專項資金購買農藥、種子,免費發放給農民用于紅棗定植和病蟲害防治。縣農業部門技術員深入各鄉鎮指導農民開展追肥,抹芽,一年兩次對所有紅棗面積進行打標除雜。精細化的田間管理確保了紅棗的產量和品質同步提升。
五年間,麥蓋提縣紅棗種植面積擴大到56萬畝,平均每個鄉8萬畝,最多的鄉突破10萬畝,預計今年鄉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00萬元的鄉將達到5個。紅棗產業效益日益顯現。紅棗已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良好的紅棗產業發展勢頭吸引了眾多加工企業來該縣洽談投資,沙漠綠洲、仁和果業、天科棗業等專業合作社在麥蓋提縣投資建廠,引進紅棗深加工生產線并相繼投產,推行“公司+農戶”的產業模式,延伸紅棗產業鏈、增加紅棗附加值。實現了本地紅棗本地收購加工,通過紅棗加工實現紅棗產業農工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集約化生產的格局。
來源:新疆日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