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市南川市南平鎮紅山村一個山清水秀的深溝里,一排低矮的紅磚圈舍依山而建,圈舍里,200多頭渾身黝黑的豬兒正在吃“中藥”——從山上采來的水苧麻、柴胡、蒿枝、魚鰍蒜等。飼養員劉金元說:“我們這里養的豬每天都要吃兩次從山上采來的各種中草藥,長肥后直接往超市送。”
這個養殖場是重慶巨宇集團建設的,仔豬品種是本地黑豬。在養殖過程中,除了從山上采來的各種野生中草藥之外,就只喂玉米、紅苕、洋芋等農家出產的糧食。劉金元介紹,首批200多頭仔豬是從今年6月初開始喂養的,到現在4個多月了,平均每頭長了七八十斤。和其他養豬場飼料喂養的豬相比,這些黑豬的生長速度要慢一半,但是肉質也更有保障、味道會更好。
“目前公司正在為這些生豬申請綠色食品,并和重慶一家大超市進行了對接,等這些生豬長到100公斤左右時,直接銷往超市。為了確保喂養過程的綠色生態,養殖場在不同地方安裝了近10個攝像頭,如在養殖場入口、圈舍門口、豬槽上方,以及豬食倉庫里等,公司都安裝了攝像頭,并定期檢查,對生豬飼養的全過程進行監控,確保飼養過程中不喂飼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劑。
雖然養殖時間的拉長,間接地提高了每頭豬的養殖成本,但是劉金元說,公司一開始給大家灌輸的理念就是“做品牌”,所以大家在養殖過程中也很有信心。而這樣的養殖方式也得到了市場的關注,很多到南平鎮神龍峽等景區游玩的城區游客,聽說這里有完全不喂飼料的生豬,紛紛前來問價格,表示年底的時候要來購買。
投稿人:中國農業大學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