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簡稱“中儲棉”)從11月19日起開始在局部地區收儲5級棉。5級棉花相較于標準級品級差率為13%,即527級棉花每噸價格為17544元。
中儲棉15日發布公告稱,經國家有關部門研究決定,在山東濱州、東營,河北滄州、衡水,天津靜海五地區收儲質量標準放寬到5級。
這是根據《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如局部地區因遭遇嚴重自然災害導致大部分棉花等級達不到4級以上的,經有關部門研究后可在受災地區放寬收儲質量標準到5級。”
山東武城銀河紡織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楊洪文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國家開始在山東、河北等局部地區收儲5級棉,武城一些企業和商販也有到濱州、東營等地收購棉花的。那里棉價相對較低。收回來之后,能有每斤1毛錢的盈利。
楊洪文說,此前山東濱州、東營和河北滄州、衡水等地,400型棉花加工企業在當地收不到四級和三級棉,很著急,目前國家允許在當地收儲5級棉交儲,這些企業可以獲得收益。當地籽棉價格提高,也提高了棉農收益。
但銀河期貨分析稱,527級棉花收儲標準價17544元/噸,按這一收儲價倒推,如果收購價高于3.7-3.8元/斤,企業無利潤;而如果價格更低,一是所收的籽棉質量差,無法達到要求;二是棉農不肯賣。因此雖然將局地5級棉納入收儲,但價格并不具吸引力,因此該政策實質影響有限。
銀河期貨報告顯示,濱州市棉花以5級為主,由于品質低,棉企不愿收,而收購價低,棉農不愿賣,加工廠主要從外地調棉加工,多數處于保本或虧損狀態。收購價對棉農不具吸引力,短期內或繼續惜售。東營主產區廣饒、利津等地企業近期開始陸續收購5級棉,當地企業一部分收購本地棉,交儲僅一兩百元微利;一部分從新疆等地調運棉花混合加工,成本上升,交儲瀕臨虧損。河北衡水以前只收四級以上的棉花,完全以交儲為主。新政策出來后會開始收五級,但預計不好收。現在棉籽在1.03-1.05元/斤,收3.8元/斤比較合適,但此價格棉農是否接受還不好說。
來源:中國棉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