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周黑鴨”)斥資冠名武漢地鐵站一事,引起各界諸多爭議。武漢當地人士甚至直指周黑鴨此舉破壞武漢本土文化,并有炒作之嫌。
對于外界質疑,周黑鴨和武漢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均不予正面回應。雙方顯得十分默契。
此次冠名風波,并非周黑鴨首次遭到非議。在其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周黑鴨一直是非不斷。無論是“添加劑”風波,還是董事長周富裕與胞兄周長江之間的恩怨之爭都足具話題性,而周黑鴨的核心配方產權歸屬也一直不明朗。
然而,種種爭議并未阻擋周黑鴨的發展步伐:至今,周黑鴨已完成了兩輪共計2.1億元的融資,計劃到2015年,其全國直營門店數量將升至1000家,并擬在該年登陸國內a股市場。
地鐵冠名之爭
11月13日,一張周黑鴨冠名武漢地鐵2號線江漢路站的圖片在網絡瘋傳,一天之內,有近3萬人次參與討論。
周黑鴨冠名地鐵站,招致眾多網友吐槽。有人打趣說豈不是將來地鐵開通時,廣播播報可直接更改為“各位乘客您好,周黑鴨·江漢路到了,請您拿好手中的鴨脖子,依次從左邊車門下車。”還有不少當地市民認為地鐵站名不應成為周黑鴨的廣告宣傳欄,“一旦放任,武漢以后還有可能出現熱干面站、四季湯包站”。
甚至,有業內人士質疑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話題營銷事件,明顯是為周黑鴨“造勢”。
11月16日,時代周報記者來到周黑鴨食品工業園,就近日的地鐵冠名之事,試圖采訪周黑鴨公司。但與對方幾經溝通,周黑鴨最后以“領導不在”為由拒絕采訪。隨后,時代周報記者致電周黑鴨副總郝立曉說明來由,同樣遭到婉拒。
而據時代周報獲悉,事實上,地鐵站名冠名在武漢并非首次。在地鐵1號線上,循禮門站被冠名為“亞心醫院·循禮門站”,同時冠名的還有“泰爾美·額頭灣站”、“武纜集團·古田一路站”等。
湖北民基律師事務所律師黃偉認為,按照《公益事業捐贈法》第14條規定,“獨立捐贈”或對設施的“主要出資”者,才有可能成為冠名者,對于那些一般捐贈者,按法律規定只能“留名紀念”而已。
來源:時代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