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2年,我國秈稻市場整體表現的差強人意,上半年,各個秈稻品種受國際大米進口的沖擊,走勢低迷,市場購銷不旺;下半年,早秈稻跳出怪圈,稻價高開高走,而中晚秈稻,就沒有早秈稻那么幸運了。
和早秈稻不同的是,2012年晚秈稻供給面整體寬松,產量較去年又有小幅增加;和粳稻不同的是,因消費人群、米質口感各異,進口米始終陰魂不散,壓制著晚秈稻米的走勢。從供給、需求及政策多角度來看,2012年的晚秈稻市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據中華糧網遙感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晚秈稻種植面積為9062萬畝,同比減少1.66%;總產為3652萬噸,同比增加2.17%。2011年,我國晚秈稻總產為3580萬噸,同比增加0.68%,也屬豐收年景。到2012年上半年,我國2011年晚秈稻還有一定存量。另外,我國中秈稻產量連續兩年也較為樂觀。
海關數據統計,截至到2012年10月,我國共通過官方渠道進口了國際稻米198.28萬噸,同比增加了292.45%,10月單月進口了國際稻米10萬噸左右,已經較前幾個月減少了一半以上,不過,由于越南米價格上浮后入關價仍然低于目前國內普通早、晚秈米價格,市場仍有少量進口。前期大量進口的國際米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消耗。
從供給方面來看,2012年國內晚秈稻米市場已不具備大漲的基礎。
雖然我國城鎮化建設在持續深入推進,最新發布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11)》顯示,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1.27%,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達到6.9億人。而2010年我國城鎮化率為49.68%,2012年我國城鎮化率增加了不到2個百分點。近幾年間我國人口增長速度5.7%。從這些數據我們也可以從側面了解到,國內對稻米的新增需求也并不是很多。從近期分析,現在已經到了11月中旬,距離元旦、春節較近,1-2周內即將進入備貨高峰期,秈米走貨也會一定程度上推動晚稻市場,但價格上漲空間十分有限。
來源:中華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