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棕櫚油期價有小幅度反彈,但由于庫存壓力巨大以及新標準影響棕櫚油進口,油脂疲軟的基本面情況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根本性改變。因此,筆者看淡棕櫚油市場后期走勢,預計目前的小幅反彈行情難以為繼。
棕櫚油庫存壓力巨大。油棕樹是一種四季開花結果、長年都有收成的農作物,通常2—3年掛果,5—8年進入豐產期,樹齡達到15—20年才開始老化,進而降低產量。其產油量是大豆的8—10倍,是油菜籽的3—4倍。油棕樹還是常年生木本植物,不需要每年種植,生產成本遠低于其他油料作物,加上產量較高,棕櫚油是世界上最具價格優勢的食用植物油。
近期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暴跌,主要是受本國進入豐產期、庫存高企拖累。棕櫚油一旦進入增產周期,很難在短時間內減產。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11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國內庫存為251萬噸,環比增長1.1%,繼續刷新歷史紀錄。
我國棕櫚油的港口庫存情況也不容樂觀。目前,國內港口庫存已經攀升至78萬噸,創過去三個月以來的新高。需求寡淡等疲軟的基本面環境也令棕櫚油在短期內去庫存化的難度加大。
在廣州舉行的油脂油料大會上,市場普遍預計今年我國植物油消費量將下滑0.5%,且今后也不太可能繼續保持往年7%—9%的消費增速。在消費增量趨緩的情況下,高企的港口庫存難以被快速消化,對棕櫚油價格產生壓制作用。
今年棕櫚油進口數量減少。油棕果采摘后,必須立即進行滅菌處理和壓榨,加上主產國保護政策等因素,毛棕櫚油的生產都是在其產地進行。我國棕櫚油幾乎完全依賴于進口。華北、華東、華南(黃埔、深圳及廈門等廣州周邊地區)是我國棕櫚油的主要進口、加工、銷售地區,棕櫚油進口量占全國進口總量的92%。
以廣東為例,由于地理位置獨特,從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進口棕櫚油只需要7—10天,十分方便。2011年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約20%的棕櫚油從廣東各港口進入國內。wind數據顯示,今年棕櫚油進口量較去年有明顯下滑,主要是由于國內需求不旺、現貨市場需求寡淡。
來源:中國糧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