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底到11月底,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海參的單****了30元,鮑魚價格也翻了番。11月25日,記者了解到,天氣不好致海產品減產是今年高檔海鮮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據業內人士介紹,受冬季氣溫下降以及元旦臨近的影響,高檔海鮮的價格還將進一步上漲。
海參每斤漲30元
“10元一個,怎么又漲價了呀。”11月25日,在紅利市場上,購買海鮮的市民曲潔說,她一個周前來買這種規格的海參,售價還是8元到9元一個,才過去一周就漲了1元錢。“海參已經開始出現上漲苗頭了。”攤主李女士告訴記者,海參的價格自從中秋節漲價后,就一直沒有跌下來過,最近幾天又開始有上漲趨勢。據她介紹,在中秋節前,加工好的鮮海參每斤的零售價在230元到240元之間,現在已經漲到260元到270元,每斤漲幅高達30元。
鮑魚的價格自中秋以來,也是不斷上漲。“現在規格比較大的鮑魚零售價是20元/個。”鮑魚銷售商孫女士說,在兩個月前,規格比較大的鮑魚,零售價每個還在11元到12元之間,現在價格翻了一番。
產量減少是漲價主因
“今年產量少,都沒有貨。”攤主孫女士說,煙臺市場上的鮑魚大都來自青島、榮成等地。據她介紹,受今年氣候和海水污染水質下降的影響,榮成鮑魚苗大面積死亡。“有的養殖廠鮑魚苗都死了一半。”孫女士說,產量減少再加上今年養殖成本比較高,導致今年鮑魚價格居高不下。
據海參銷售商李女士介紹,上半年受南方海參的沖擊,煙臺市場上海參價格比較低。“南方海參銷量不好,口味不如本地的。”李女士說由于南方海參在煙臺銷路沒打開,供應量減少。“今年本地海參產量也不行。”李女士說,現在都批發不到規格較大的海參,“2個頭的現在都買不到。”
天氣降溫價格還得漲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