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宣州區堅持實施“五化”戰略,努力改善水產養殖受自然與市場雙重風險影響的弱質產業現狀,促進了漁業經濟的跨越式發展。2012年,全區水產養殖面積24萬畝,預計水產品產量達5.8萬噸,實現產值11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了8%和10%。
標準化生產。該區以區域化養殖為載體,大力推廣蝦蟹生態養殖技術標準和“幼蟹產業提升工程集成技術”成果,水陽鎮幼蟹培育面積達4萬畝,名副其實地成為全國幼蟹培育第一鎮;水陽、養賢、貍橋等鎮鄉實施蝦蟹生態養殖10萬畝,畝均養殖利潤提高20%以上;朱橋、沈村、洪林等地的美蛙養殖示范亦獲得良好收益。水陽、朱橋等鎮鄉漁業產值已占農業總產值的60%以上。
品牌化營銷。朱橋鄉蝦蟹“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和產品獲得認證,“水陽江”牌幼蟹獲國家星火計劃名優產品稱號,2010年榮獲“中國幼蟹之鄉”稱號,注冊了南漪湖牌、金錢湖牌水產品系列商標;整合品牌資源,做大做強了南漪湖牌、金錢湖牌河蟹和“水陽江”牌幼蟹。加大水產品牌宣傳力度,通過農展會和在皖蘇浙滬水產大市場創設直銷專柜等形式,提高了該區水產品牌知名度。
組織化經營。該區扶持、壯大宣城現代漁業公司、宣城市金水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等水產龍頭企業,發揮其帶動水產發展的示范效應。發展、壯大水產專業合作社,2012年該區水產專業合作社達70家,水產專業合作社的“五統一”(統一購苗、統一供應魚藥、飼料、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銷售)增強了農戶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通過提高“組織化”的程度,該區逐漸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的特色水產品供應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
項目化開發。圍繞中央發展開發型農業、生態農業,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大水產項目編制,完善水產項目庫儲備,爭取到市菜籃子工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水產科技培訓等項目資金100多萬元,努力招商引資,引進逾千萬元從事水產開發。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