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石斑魚”,引來了三位院士。昨日,第三屆全國石斑魚類繁殖與養殖產業化論壇在廈門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雷霽霖、麥康森出席論壇,與到會的200多名兩岸石斑魚產、學、研各界同仁開展討論、交流。
廈門地域小,近年來沿海漁業大部分也退養了。那么,廈門還有發展石斑魚養殖的空間嗎?林浩然的觀點是,可以向陸地化、工廠化的方向發展,在小嶝島建設的種苗基地,就是一種很好的嘗試。
林浩然說,我國石斑魚產業整體形勢是向上的,但如果發展得太快,只顧追求產量增加,忽視隨之而來的負面影響,如產品質量下降、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市場營銷不暢等,就會不利于整個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今年以來,整個石斑魚產業呈現出停滯不前的跡象,尤其是成品銷售持續低迷,進而影響到苗種業,給整個業界敲起警鐘。
在林浩然看來,陸地化、工廠化養殖是一條出路。工廠化養殖可以大大增加單位面積產量,比如在廣州的養殖廠,1立方米可以產35到40公斤的魚,這個產量是非常高的。工廠化養殖對質量安全、環保等方面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工廠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充氧、消毒、凈化等等,可以有效保證質量安全,防止污染。(黃智敏 , 陳航飛 , 郭明忠)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