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大批“愛心菜”入寧,但仍無法阻擋季節性價格波動。記者12月3日獲悉,受產地蔬菜價格上漲和本地總供應量下降影響,近期銀川菜價上漲明顯,部分蔬菜批發價上浮20%,零售價更是接近翻番。據悉,此輪漲價是進入冬季后銀川菜價首次上揚。
“你看,就買了兩根榨菜(四川產鮮菜),1斤雞腿菇,花了18元。”昨日上午,剛走出興慶區信義市場的劉女士坦言,最近菜價又漲起來了。記者進入信義市場發現,有十多個品種的蔬菜零售價比一周前有明顯上漲,青椒、茄子、小油菜、油麥菜等零售價均突破3元/斤,其中龍椒零售價賣到4元/斤。僅僅在一周前這幾樣菜品的零售價維持在2元/斤左右。有零售商稱,最近批發價漲了,零售價隨之上漲。隨后,記者走訪市內多家零售市場發現,部分菜品零售價上漲明顯。究其原因,零售商眾口一詞——批發價漲了。
情況果真如零售商所言?銀川北環蔬菜批發市場稽查部的老洪表示,這兩天部分蔬菜批發價上漲明顯,青椒、茄子、油菜、油麥菜等十多個品種蔬菜的批發價平均上漲20%。促使此輪菜價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季節性價格波動,進入冬季,地產蔬菜供應下降,收購價相應上調,這種價格波動不受供應影響。而另一原因是總供應量明顯下降。北環市場監測顯示,近期該市場日均總供應量已回落到1200噸,比兩周前日均1600噸總供應量下降400噸。此外,上月大批入寧的“愛心菜”,本月也放慢了輸入步伐,各地批發商都爭奪低價“愛心菜”,從山東等地入寧的“愛心菜”途中被攔截搶購,分到寧夏的份額明顯少了。()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