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是全國優質果蔬生產基地,果蔬種植業在全市農業中所占比重超過50%,在全市71家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中,涉及果蔬生產的園區更是占了半數以上。記者跟隨2012年全市71家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考核組考核期間,看到濱州市果蔬產業發展改變了傳統種植模式,呈現出科技化水平高、名優特品種增多、生態效益好等顯著特點。
蔬菜種植方式向智能化發展
高新技術的研發與使用,使濱州市蔬菜種植業高效、生態、安全的特色越發突出,在71家示范園中,有此亮點的園區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博興縣國豐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在全市率先實施了農業物聯網智能技術,實現了對果蔬從種植到銷售整個過程的全程監控。濱城區隆達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投資300萬元建設科研培訓功能區,并建成多功能科研樓一座及相應配套設施,進行種植、養殖新技術研發與培育。鄒平君暉高效農業生態園在大棚建設上引入以色列艾森貝克公司重力滴灌系統,建設了18幢、面積近13000平方米自動水肥補給系統的全自動智能化溫室生態大棚,1座面積3600平方米的現代化自動控制生態育苗觀光大棚,其生產的有機韭菜定價為每公斤120元,以會員訂單式銷往大型酒店和超市。
林果提質提量,林下經濟成發展新亮點
“我園2011年與省微量元素研究會富硒農產品專業委員會合作,在果品生產上采用富硒生產技術,產品全部達到了富硒農產品的技術標準要求。”在惠民黃河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面對園區展示的富硒蘋果、富硒鴨梨等品質優良的產品,記者也拿起一個蘋果急于品嘗。“口感是好!”大家不禁給予一致的稱贊。在陽信鴨梨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其富硒及sod功能鴨梨同樣受到了肯定。今年該園區果園綜合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示范基地比建設前一年減少農藥用藥3次,每畝減少投入90元,僅農藥投入節約90萬元,有利帶動了全縣11萬畝鴨梨標準化生產進程,一年可減少農藥及施肥投入1000萬元。據介紹,今年8月30日,全省有58家大型超市來陽信參加梨果洽談活動,由于鴨梨質量的提高,每公斤鴨梨銷售價格提高0.2元,可增加果農收入4000萬元。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