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玉米期、現價格按照預期判斷下跌,那么企業在規避原材料價格下跌風險的同時還可以實現更多的超額利潤。但如果套期保值期間玉米期、現報價不跌反漲,那么企業應根據期貨行情的實際情況進行套保。
與新玉米上市短期供應增加相呼應的是,隨著新玉米上市進度加快,我國玉米深加工企業玉米原料收購報價也在不斷降低。
玉米深加工企業經營困難
自今年10月國內新玉米產量確定后,玉米市場消費情況隨即成為下半年影響玉米價格的關鍵因素。在筆者對東北玉米深加工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進行跟蹤調研時發現,目前國內深加工企業玉米原料成本下降,企業開機率較高,產成品價格下滑,企業經營利潤下降。
從今年6月下旬開始,受北美大豆、玉米產區持續干旱性天氣影響,我國豆類產品現貨價格不斷走高,同時玉米深加工企業下游產品庫存偏低,飼料消費行業對豆粕消費替代要求不斷增加,玉米深加工企業產品玉米蛋白、ddgs報價及需求不斷走高,這導致玉米深加工產品價格出現反彈。然而,好景不長,隨著9~10月份國內玉米豐產預期加強,今年新玉米上市后玉米現貨報價不斷下調,玉米深加工企業原料成本下降,利潤上升,企業開機率大幅攀升,深加工產成品庫存大增。
進入11月份,大豆暴跌后國內豆粕、玉米深加工產品價格一蹶不振。飼料行業下游消費進入到淡季,淀粉、淀粉糖、酒精等主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玉米深加工企業利潤急轉直下。
現貨玉米報價或將繼續下跌
今年是黑龍江地區玉米大面積擴種的第三年,市場相關調研機構預計今年全國玉米種植面積增加2100萬~2300萬畝,主要來自大豆改種,少量來自雜糧。分析機構預計2012/13年度國內玉米產量為1.84億噸,較上一年增加約800萬噸,產量增幅為4.55%。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國玉米生長期遭遇歷史罕見的黏蟲、風災等惡劣天氣影響。從筆者秋季市場調查情況來看,雖然黏蟲造成影響有限,但風災導致玉米倒伏直接影響今年玉米的質量情況。據中國玉米網10月調研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玉米總產在1.7385億噸,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7%,雖然玉米總產數據仍延續豐產判斷,但豐產幅度明顯低于此前市場預期。在明確了供應增加、消費下降的市場預期后,專家預計2013年
來源: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