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紅櫻桃’瓜菜專業生產合作社統一購料、統一提供建棚技術、統一購苗,這讓我們既省心又省錢。”近日,在建設西瓜大拱棚的阜城縣王集鄉前金村的金立新在建棚的空閑時間和筆者聊了起來。
阜城縣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農民有多年傳統種植瓜菜的歷史,有較豐富的生產經驗和生產積極性。但農戶種植瓜菜,存在著盲目性較大的問題。為把設施瓜菜生產打造成富民產業,阜城縣農業產業化辦公室通過加強宣傳、樹立典型、搞好示范,引導瓜菜合作社向規范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并依托合作社引領特色產業上水平。據了解,目前阜城縣發展瓜菜生產專業合作社178個,入社農民達到8350多戶,注冊了“漫河”、“伊強”等瓜菜生產商標,產地、產品分別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瓜菜生產專業合作社統一建設規劃、統一物資供應、統一管理標準、統一產品銷售,引導農民科學種植。
為幫助群眾解決瓜菜種植啟動資金問題,阜城縣積極與金融部門溝通協商,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瓜菜生產提供貸款支持,實行“合作社擔保信用貸款”的辦法,由合作社出面擔保,為社員申請貸款,不斷擴大對合作社社員的貸款額度,貸款額度提高到5萬元,并在信貸、結算、現金等方面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靈活、便捷的金融服務。今年以來,全縣瓜菜合作社采取多方籌資、信用擔保等形式,為廣大發展設施瓜菜生產的農戶解決啟動資金5000多萬元。
為促進瓜菜產業向品牌化發展,該縣把推廣標準化無公害生產和引進推廣優良品種作為提高瓜菜產量、質量的基礎來抓,引進優良品種,推廣新技術、新模式,實行統一管理和服務,社員幫社員,社員帶農戶,設施瓜菜產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今年以來,通過合作社引進西瓜和蔬菜新品種、新技術達12個,種植模式由原來的露地、單膜發展到春秋大棚、日光溫室,種植效益由原來的2000-4000元發展到6000-8000元。
依托合作社聯市場,大力拓展產品銷售渠道。為把瓜菜農產品推向大市場,贏取最大的經濟效益,阜城縣積極運作,多方籌資,建立了阜城縣衡德瓜菜專業批發市場、金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今年又投資200多萬元,完善了各種設施、設備,建立了網絡信息交流平臺,及時向各個瓜菜生產專業合作社發布各種瓜菜價格信息,通過合作社讓社員們及時掌握市場行情,不斷拓寬瓜菜銷售渠道,初步形成了“市場+合作社+農戶”的生產銷售模式。同時,不斷探索“農超對接”,部分瓜菜合作社已與北京新發地、石家莊橋西、壽光等周邊大型瓜菜批發市場建立了業務聯系,全縣通過合作社、瓜菜市場銷售的瓜菜達到總產量的80%以上,產品遠銷到東北三省、京津石及滄州、德州、衡水等周邊地區,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