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糧食儲備著稱的央企中儲糧宣布將其小包裝食用油產品以低于市場3%至5%的價格打進一線城市超市,在競爭激烈的食用油市場引起不小震動。專家指出,食用油的價格一直比較敏感,今年小包裝食用油的平均價格漲幅超過8%,已引起了發改委的高度重視并多次約談企業要求穩定價格。中儲糧低價入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四兩拔千斤的作用,但要想完全扭轉外資壟斷局面難度很大。
鏖戰一線城市
12月1日,中儲糧正式進入沃爾瑪華北區58家門店,布局一線城市。中儲糧油脂公司副總經理王慶榮日前在鎮江生產基地“工廠開放日”上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中儲糧在切入市場早期選擇了農貿市場、糧油批發商店等傳統渠道,主要以價格競爭的方法來贏得市場。但是隨著企業發展,公司意識到未來必須要靠品牌提升和渠道升級才能進一步擴充市場份額。
數據顯示,我國食用油年產銷量大概2700萬噸,小包裝食用油的銷量大約600萬噸至700萬噸,整個市場近1000億元份額中,主要以益海嘉里、中糧以及魯花為主。其中益海嘉里旗下品牌約占50%至60%的市場份額,中糧和魯花分別占據約15%和6%的份額,而上市不到一年的中儲糧金鼎市場占有率僅有3%。相比于金龍魚、福臨門等品牌的傳播度,金鼎品牌影響力要小得多。
記者在北京的一些大型超市和賣場看到,每家超市至少有十多個品牌,以金龍魚、福臨門、魯花、西王居多,每個品牌又有多個規格和品種,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橄欖油、深海魚油、調和油,應有盡有。價格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讓人眼花繚亂。除了沃爾瑪,其他大型超市和賣場難覓金鼎的身影,只有德天馬特、華堂、榮旺等超市,能見到金鼎的產品。
“進入一線城市商超、賣場我們基本不賺錢。”王慶榮的一句話表明了中儲糧未來之路困難重重。“我們決定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的超市都是自己來做,做nka,做大賣場,賠錢!我們要把賠錢的活自己干,把掙錢的活讓給經銷商。”
來源:中國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