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連增”后如何保證農民增收、糧食安全
——訪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
糧食安全,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基礎,始終是關系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黨中央、國務院一直把這項工作擺在突出的位置,一直把解決好13億人的吃飯問題當做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
10年來,我國堅持把發展糧食生產作為建設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開啟了農業發展的“黃金期”。“糧食產量九連增”的今年,糧食產量比9年前的2003年增加1.5億噸。糧食雖豐,忘憂必危。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發展,在今年夏糧、秋糧收購中,國家繼續在小麥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
在今年夏糧、秋糧收購中,國家強調繼續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有何重要意義? 國家糧食局對今年夏糧、秋糧收購工作作出了哪些安排部署?提出了怎樣的具體要求?從源頭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來確保收購入庫糧食的質量安全?日前,國家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任正曉就今年糧食收購工作接受《中國經濟周刊》的專訪。
糧食收購,不準折騰農民
《中國經濟周刊》:糧食收購直接關乎國家糧食安全。目前正值秋糧收購旺季,請問今年全國的糧食收購總體情況如何?
任正曉:在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支持下,今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這為糧食收購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今年的夏糧收購進展順利,收購總量處于歷年的較高水平。目前,中晚秈稻收購進入尾聲,粳稻、玉米、大豆等秋糧品種正處收購旺季。據統計,截至11月25日,全國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今年新產糧食10594萬噸,比上年同期多收購1218萬噸。
從總體上看,今年的糧食收購市場秩序良好,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和臨時收儲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實,收購進度加快,入庫糧食質量較好,繼續保持了國庫增糧、農民增收的好形勢。
《中國經濟周刊》:國家糧食局對今年夏糧、秋糧收購工作作出了哪些安排部署?提出了怎樣的具體要求?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