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黑龍江粳稻托市收購全面啟動后,入市收購的非政策性收購主體數量增多。隨著年底臨近,農戶售糧變現需求增強,新糧上市量增加,稻谷市場收購進一步活躍。不過,近期產區仍有大范圍降雪天氣,稻谷收購、運輸繼續受到影響。
托市收購助力產區粳稻趨穩
上周(12月3日~7日),東北產區稻谷收購價總體穩定,局部略升。其中,黑龍江建三江出米率64%~65%、含水18%~19%的圓粒稻谷農戶售價為2640~2700元/噸,較11月下旬小幅回升;吉林長春出米率66%~67%、含水15%左右的超級稻進廠價為2960~3000元/噸,白城出米率70%、含水16%的圓粒稻谷進廠價2880~2900元/噸,相對穩定。
11月中旬,黑龍江稻谷托市收購全面啟動后,近幾周來,入市收購的非政策性收購主體數量有所增多;同時,隨著年底臨近,農戶售糧變現需求開始增強,新糧上市量增加,稻谷市場收購進一步活躍。不過,近期產區仍有大范圍降雪天氣,稻谷收購、運輸工作繼續受到影響。
上周,華東產區粳稻市場價基本穩定。其中,江蘇鎮江普通粳稻進廠價2860元/噸左右,無錫2860~2900元/噸,泰州2800~2840元/噸,徐州2800元/噸左右,基本穩定。安徽省11月下旬在合肥、安慶兩市啟動粳稻托市收購后,省內粳稻收購價總體趨穩,局部略升。目前合肥粳稻進廠價2780~2800元/噸,與前一周基本持平;安慶2800元/噸,小幅回升。未啟動托市收購的產區價格基本穩定。
預計后期晚秈稻價總體穩定
11月中旬南方主產區晚秈稻收購陸續展開,下旬部分產區出現連續陰雨天氣,當地新糧晾曬、收購受到一定影響,對價格構成抑制;上周南方產區天氣總體轉好,市場收購活躍度提高,有助于晚秈稻價格穩定。
秋糧上市以來,南方產區秈稻整體維持弱勢。年底臨近,終端需求預計將出現增長,并對產區稻米價格構成一定支撐;不過,由于大米加工利潤仍然偏低,原糧市場也受制約,預計后期晚秈稻價格總體維持穩定。
來源:糧油市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