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漁業主管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產局,有關單位:
休閑漁業是全國漁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確定的現代漁業五大產業之一。近些年來,我國休閑漁業迅速發展,“十一五”期間產值年均增長22.6%,一批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品牌優勢明顯的休閑漁業實體迅速壯大,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作為新興產業,我國休閑漁業尚處在起步階段,還存在發展水平低、基礎設施差、管理不規范、政策扶持不足等突出問題。為促進休閑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重要意義
(一)充分認識發展休閑漁業的重要意義。休閑漁業是以漁業生產為載體,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將休閑娛樂、觀賞旅游、生態建設、文化傳承、科學普及以及餐飲美食等與漁業有機結合,實現一二三次產業融合的一種新型漁業產業形態,主要包括休閑垂釣、漁家樂、觀賞魚、漁事體驗和漁文化節慶等類型。促進休閑漁業持續健康發展,對進一步拓展漁業功能,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提高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漁民轉產轉業,增加漁民收入,豐富城鄉居民物質文化生活,全面建設漁區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二)我國休閑漁業發展前景廣闊。我國水域遼闊、漁業生產形式多樣、漁文化底蘊深厚,發展休閑漁業條件優越。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深入推進,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方式不斷改變,休閑需求日益擴大,發展休閑漁業潛力巨大。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及時更新觀念、創新思路,將休閑漁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促進休閑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三)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和現代漁業建設為目標,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因地制宜,創新發展,突出特色,鼓勵發展文化多元的休閑漁業。著力提升休閑漁業發展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著力加強休閑漁業規范化管理,不斷豐富和拓展漁業的休閑功能和文化內涵,逐步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漁民主體、社會參與的休閑漁業發展新格局,為建設現代漁業、促進漁民增收和漁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四)基本原則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