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寒冬,可蕉城區金涵畬族鄉上金貝村卻有一股豐收的暖流。12月10日,筆者在上金貝村看到,果農們挑著筐在山上與村莊間來來回回奔忙,村里景觀湖旁的廣場上,客商忙碌著過秤蜜柚,然后分揀、裝車……
“今年蜜柚豐收了,現在我們沉的是肩上擔子,鼓的是兜里的錢袋子。”在上金貝村的景觀湖旁廣場上,果農鐘林暖挑著兩大袋圓鼓鼓的蜜柚到收購點銷售。鐘林暖高興地告訴筆者,村里蜜柚采摘期即將進入尾聲,他種植的130棵柚子樹已采收過半,預計可收獲近7噸,產量和產值是去年的兩倍。
去年,他種植的蜜柚雖收獲了3噸多,可缺乏市場銷路,每公斤僅售1元還沒人要,算一算,連農藥化肥的成本都收不回來。看著成批堆放的蜜柚,他望天興嘆。今年則大不同了,客商上門收購,只要有果采就有人買,銷路不用愁。目前,他的蜜柚除了每公斤按2.6元批發給外地客商外,還有一些蜜柚直接銷售給游客,一年蜜柚收入就有2萬多元。
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上金貝村道路不通,基礎設施薄弱,村民大都以砍柴、種地瓜為生,人均收入不足千元。1995年初,村支書鐘庚真通過考察咨詢,發現當地氣候適合種植蜜柚,于是發動村民種植。當年,鐘庚真率先引進試種琯溪蜜柚近70畝。目前,全村已發展蜜柚503畝,并注冊了“金貝蜜柚”商標,從此,蜜柚成了村民的“綠色銀行”。
“金貝蜜柚”一度改變了上金貝村民貧困的面貌,但去年蜜柚滯銷也差點讓果農失去信心。去年,全村種植的蜜柚產量只有100噸,大部分果農的蜜柚都滯銷于家中,只能通過社會各界的幫助進行銷售。
同樣在上金貝,兩年的蜜柚市場銷售緣何冰火兩重天?“主要原因是對市場判斷不足、缺乏銷售應急機制、銷售渠道過窄等。”上金貝村黨支部書記鐘庚真告訴筆者,去年,全省各地蜜柚碰上好時節,沒有遇到臺風、霜凍等災害,迎來大豐收,產量比同期增長了30%以上,外地蜜柚市場出現飽和,寧德本地需求量有限,上金貝的果農除了賤賣別無他法。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