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三門縣海洋與漁業局堅持“服務漁業、服務漁民”的宗旨,認真落實各項惠漁政策,積極實施政策性漁業保險、發放柴油補貼資金、完善漁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統、推進漁港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增強了漁民從事漁業的信心,為漁業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增加了新動力。
一是漁業互保成效明顯。在省互保協會的指導支持下,三門縣漁業互助保險事業發展態勢良好,漁民參保積極性提高,保費穩步增長。今年,辦理雇主責任險的漁民已達2214人,同比增長5%;入保漁船199艘,同比增長8%;互保費總收入508萬元,同比增長18%。其中,省、縣財政兩項補貼給予參保漁民共計 123萬元,完成省下達全年計劃展業指標的130%。今年發生漁業保險索賠案件37起,同比下降27%,共支付入保漁民經濟補償金150萬元,賠付率為 25%,比往年有所下降。
二是柴油補貼穩步落實。安排漁用柴油補貼發放工作,組織人員對全縣捕撈、養殖漁船進行核對、測算,搞好調查摸底工作,規范漁船檔案管理。堅持補貼方案公示、補貼名單公示,補貼政策公開、補貼過程公開、補貼對象公開“兩公示、三公開”原則,今年全縣602艘漁船共獲得補貼達到4600多萬元,主機功率共計30647.44千瓦,補助用油量共計13039.6噸。目前,全部補貼資金已經發放到漁民手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柴油漲價對漁民生產生活的影響,深受廣大漁民的歡迎,也促進了漁船管理工作的進一步規范。
三是救助系統更加完善。全縣60馬力以上的漁船已有216艘安裝ais防碰撞系統終端和北斗衛星導航監控設備。工作人員每日實行對漁船開機率的點名統計工作,督促漁船做好ais系統和北斗衛星的開機工作,全縣漁船防碰撞和衛星信息服務系統終端開機率均已達到90%以上。省財政專門撥款64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更新漁業公司的通信設備,提高漁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統的保障功能,全縣已有海游、健跳、泗淋、沿赤4個鎮和6個漁業公司建立了漁船安全救助信息服務指揮平臺。
四是漁港建設有序推進。把漁港建設作為漁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努力打造現代漁港經濟區。健跳一級漁港建設項目進展順利,項目的總投資達3542.11萬元;截止11月份,累計完成投資3750萬元,超額完成總工程量的46.71%。漁港的建設不僅解決漁船停泊避風、漁貨交易等漁港的基本服務外,還完善供水、供油、海產品加工、漁港執法管理、漁船安全救助指揮等配套設施。(陳瑛子)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