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豆你玩”到“蒜你狠”,近年來農副產品輪番漲價讓消費者大呼“吃不消”,而流通環節的高額利潤則是菜價高企的主要原因。因此,國家出臺一系列措施,要求減少農副產品流通環節,壓縮流通成本,平價商店應運而生。定位于“惠民”“便民”的平價商店對拉低菜價作用明顯,很多市民都表示希望平價商店能真正把高企的菜價穩定住。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精神,海南省物價、農業、商務等部門聯合出臺了《海南省農副產品平價商店建設與管理試行辦法》,政府部門將對平價商店建設給予多方面的扶持補貼政策,眾多利好政策驅動企業個人參與到平價商店建設中來。海南省物價局綜合調控處處長史凡民介紹說,到2012年底,海南將建成平價商店84家。
記者走訪了海口、三亞、瓊海等多個平價商店發現,這些商店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店面整潔,環境好,服務熱情。在瓊海一家平價商店,正在購買蔬菜的市民楊衛國告訴記者,平價商店的服務和衛生條件好,相比于農貿市場陰暗的環境和一般超市嘈雜的人群和高昂的價格,整體來說平價店讓他“感覺挺好”。
同時,平價商店采用與超市類似的運營方式,開店前,做好整理工作,確保新鮮蔬菜準時上架,售賣中,公平秤系統實現聯網,實時按照物價部門指導價進行售賣。不少市民都感慨“在平價商店買菜不怕缺斤少兩,也不怕價格虛高。”史凡民說,盡管目前海南開設的平價商店還不多,但是效果已經顯現。“以往這個時候,各種葉菜早已經是3塊多、4塊多錢一斤,但是據我們統計的數據,現在大多數葉菜價格穩定在每斤2元以下。畢竟市民購買農副產品多一種渠道,商家就多一分競爭。”市民楊衛國說,平價商店讓城市中低收入者得到了實惠。他希望,城市里的平價商店“更多一些,賣的菜價錢更低一些。”(劉麗)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