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品安全問題一次一次敲打著人們的神經,塑化劑風波在延續,“速成雞”事件仍未了,添加劑風波又再次讓消費者陷入食品安全恐慌之中,而高端白酒茅臺“檢測門”之后,食品巨頭徐福記又陷“添加劑門”,不知道是不是那個所謂的“末日論”,讓這些企業不再有所顧忌,反正無論如何都是要死的,那為何還要在乎死的方式嗎?且不說“末日論”怎樣,消費者還是希望明明白白而不是稀里糊涂的去承受各種食品安全問題帶來的各種結果。而且如此這般,企業的道德與責任意識何在?
據媒體報道,近日,廣東一消費者購買的三款徐福記食品標簽中,標注含有不允許使用在糕點或糖果類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劑特丁基對苯二酚(英文簡稱“tbhq)和二丁基羥基甲苯(英文簡稱“bht)即抗氧化劑。隨后該消費者向法院起訴指徐福記生產不合格食品。但徐福記方面對此予以否認,稱tbhq、bht是原料帶入,并非人為添加。最終,法院認為質監局不足以證明涉案徐福記產品沒有直接使用tbhq和bht,而且即使這兩種食品添加劑為原料帶入,也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必須對消費者作出相應賠償。
徐福記產品:熱銷無下架通知
在北京一家大型超市,"徐福記"的各種散裝產品標注著熱銷產品,袋裝的沙琪瑪正在促銷,而涉案的芒果酥、落花生酥心糖以及芝麻香酥沙琪瑪赫然在列。當被問起徐福記的添加劑安全問題時,工作人員表示上架產品都是不含的。但當筆者展示標簽上標著的違規添加劑時,他們則表示不清楚。當問起是否對徐福記產品進行相關處理時,他們也表示不清楚并稱如果產品下架會有通知,那么如此看來,應該是沒有任何有關徐福記產品的處理通知。
筆者又走訪了兩家超市仍是相同情況,不知道這種情況是不是普遍存在?而對徐福記產品進行下架處理或許只是少數的個別存在?
究其原因,尚無定論或為其中之一。雖有法院判決,但是并未說明違規添加劑是人為添加還是原料帶入以及含量是否在規定的安全范圍之內。雖無定論,但食品安全大如天,任何問題都不應忽視,既然也不能確定是否符合標準,那徐福記以及商超是不是都應該有所動作呢?
來源:中國糖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