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并提出明年要繼續抓好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確保再獲豐收。解決13億多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國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我國糧食生產已經實現歷史性的“九連增”,如何進一步夯實糧食生產基礎?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確定,明年要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利部部長陳雷表示,糧食生產受水影響最大,水利對糧食增產效應最為突出。在全國糧食產量實現“九連增”、各種支撐力量已經繃得很緊、各種制約因素日益凸顯的情況下,必須把強化農田水利作為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首要條件和戰略舉措,大興農田水利建設,從根本上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
為此,要加快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和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劃,在水土資源條件具備的地區新建一批灌區,搞好灌區田間工程配套,加強重點澇區治理,加快解決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擴大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面積。
同時,抓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盡快覆蓋農牧業大縣;因地制宜興建“五小水利”工程,加強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加大塘堰清淤力度,加快建設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大力發展集雨窖灌節水農業,不斷改善山丘區農業生產條件。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是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確定的明年另一項工作。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說,當前我國已進入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快轉型跨越的關鍵時期,在新的高起點上突破資源環境約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實現農民收入翻一番目標,必須更加依靠科技實現創新驅動、內生增長。
農業部確定,今后要建立健全農技推廣體系、提高基層農技服務水平,在各地大力推廣“專家+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工作機制和“包村聯戶”等服務模式,積極組織各級農業科研院所、農業大學專家服務團隊深入基層開展技術推廣服務,讓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植保、農機、沼氣等專業化服務組織成為農技推廣的重要參與力量。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