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記者在華東水產市場采訪時了解到,今年冬天以來,刀魚、鲅魚、魷魚等主要水產品價格一直跌跌漲漲,近一個星期的時間價格上漲最為明顯,整體價格上漲了10%。
“水產品價格上漲因素有很多,除去季節因素,最重要的原因是物流成本和人工捕撈成本的上漲。”華東水產市場商戶凌總順說,國內主要水產品多產自浙江、福建等地,當地的捕撈船只燃油費和人工費上漲,帶動水產品價格一直處于上漲的趨勢。
“一噸刀魚從福建運到臨沂,僅物流費用就要300元左右。”凌總順說,今年,物流費用一直處于上漲的趨勢,依賴貨運的水產品價格上漲也不可避免,綜合因素導致,今年元旦前后水產品價格漲幅在10%左右。
凌總順說,目前刀魚價格在8000元左右/噸(100克以上規格),每噸鲅魚的價格也沖破了8000元(250克規格以上),魷魚價格較為平穩,進口魷魚每公斤20元左右,國產魷魚價格較低。
“由于長期過度捕撈,近幾年,我國近海水產品產量下降,一些地方甚至無魚可捕,這也是水產品價格上漲的因素之一。”凌總順說,臨沂的水產品主要來自南方省市,對當地的捕撈環境依賴較大,價格也是跌跌漲漲,預計,春節前,水產品還將經歷價格上漲,但漲幅不會太明顯。(賀可功)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