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今天,“土”貨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比如土豬。然而,由于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目前柳州的土豬銷售市場一片混亂:經營者亂貼標簽,消費者難以分辨。
“土豬”多得讓人困惑
“我一進市場就傻眼了,怎么突然冒出了這么多土豬肉攤?”12月20日,住在柳州市潭中東路的吳先生向記者介紹了一次充滿困惑的買菜經歷。
由于住處離桂中菜市很近,吳先生經常到那里買菜,每次都會買點豬肉,尤其是“土豬肉”?!爸埃抢镏挥袔讉€攤販宣稱所賣的豬肉是土豬肉?!眳钦f,盡管自己的三江老家也養土豬,但由于自己的嘴不刁,所以無法從口感上分辨是否是真正的土豬,他之所以常買,更多的是考慮安全因素。
在吳先生看來,土豬都是像他老家那樣用剩飯剩菜、米糠、紅薯藤、青菜等傳統“土”飼料喂養,讓人吃得安心。而現在養豬場里的豬,大多是用混合飼料喂養,可能摻有各種添加劑如瘦肉精等,讓人難以放心。
然而,近段時間吳先生去買菜時,卻驚奇地發現,菜市里超過一半的豬肉攤都在案板上打出“土豬”的招牌。這些攤販看到他一副茫迷的樣子,都熱心地向他吆喝?!澳阏f我現在還能相信他們嗎?”吳先生問。
其實,這段時間前來該菜市買豬肉的消費者,都對此無所適從。“前幾天我嘗試買了一斤土豬肉回去,結果吃起來和飼料豬沒有什么區別?!痹空f,如果這些攤販的“土豬”肉實際上是飼料豬,那就屬于誤導消費者了。
[1] [2] [3] [下一頁]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