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圖縣位于遼寧省最北部,松遼平原南端,遼、吉、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是黑、吉、內蒙古等省區通往關內和港口的重要通道,是整個東北地區鐵路、公路的交通動脈。全縣區域面積43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0萬畝,是全國聞名的產糧大縣、畜牧大縣,2012年被遼寧省政府評為全省“一縣一業”示范縣。全縣糧食產量、畜禽飼養量均占全省的1/9以上,尤其生豬產業,多年來在遼寧省都是縣級第一,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是國家商品瘦肉型豬基地縣,并且從2007年開始連續被定為國家生豬調出大縣。全省生豬“調出量”達到出欄量的90%以上,五年來獲得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總額4842萬元。統計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全縣生豬飼養量達到430萬頭,出欄306萬頭。生豬產業產值81.2億元,占畜牧業產值的70%以上,人均養豬收入4000元,占農民人均牧業收入的69%。
政策引導調整結構轉變產業增長方式
從品種入手,優化良種豬結構。堅持以地方良種昌圖黑豬為基礎,引進良種豬大白、長白、杜洛克、漢普夏等,大力支持重點種豬場改擴建,推進重點種豬場規模化、標準化,夯實生豬產業基礎。太平鎮于1993年就成立了昌圖黑豬原種場,其雜交育肥技術在2001年被農業部列為國家星火計劃項目,昌圖黑豬在2011年獲得國家地理標識認證,縣畜牧局每年都投入資金保種擴繁。另外,還有八面城鎮曙光集團、昌圖鎮國美集團、老城鎮九星集團、昌圖鎮東大集團等4家引進國外優良品種的大型原種豬場,加上20余家雜交品種種豬場以及自繁自養種豬的規模養豬場,全縣良種母豬存欄達35萬頭。為加快品種改良,積極推廣豬人工授精技術,全縣良種豬供精站36個,豬人工授精點500個,存欄種公豬5500頭,采精公豬900頭。從2007年開始,每年投入豬人工授精資金152萬元、純種豬補貼資金16.5萬元。
從政策入手,加快村外畜牧小區建設步伐。從2008年開始,不斷強化各項工作措施,完善獎勵扶持政策,大力推進村外畜牧小區發展,到2011年末,全縣標準化小區累計達到399個,其中生豬小區205個。
來源:遼寧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