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河北漁業生產快速發展,但水產品銷售均價較上年度大幅度下降(扇貝、梭子蟹、草魚、甲魚養殖除外),而投入品、人工等生產成本持續上漲,漁業生產投入產出比低于2011年,漁民收入比產量增幅要低。截止11月底,全省共完成水產品產量1063093噸,比去年同期增產18.9%。預計,全年水產品總產量116萬噸,比上年增長9%以上,漁民人均純收入9600多元。具體呈現以下特點:
(一)特色養殖業快速發展。海水養殖業,繼去年遭受康菲漏油事故污染后出現大幅度恢復性增長,對蝦養殖、貝類養殖、河豚魚養殖、海參等海珍品養殖、鹽堿地漁業開發等優勢主導產業發展進一步增強了行業特色。淡水養殖業,在調整大宗產品生產的同時,突出發展名特優,甲魚、冷水魚養殖兩大主導產業規模繼續做大,休閑漁業呈多樣化發展。
(二)捕撈生產安全管控有效。各級漁業主管部門嚴密組織護漁2012行動,結合漁業“安全生產年”、“平安漁業示范縣建設”活動,狠抓漁船檢驗、漁港監督、安全設施配備、職務船員培訓等措施,狠抓海上漁業生產秩序和漁事糾紛隱患排查、應急處置工作,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漁損海難事故發生率較上年降低 13.6%,組織較大搶險救助38次,救助漁民99人、漁船85艘,挽回經濟損失1500多萬元。
(三)資源環境修復力度加大。一方面增殖漁業規模繼續做大,在沿海海域、內陸湖庫增殖放流各類苗種53.9億尾(粒),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等增殖資源捕撈產量穩定增長,捕撈漁民收入持續增加。另一方面漁業資源養護力度加大,海洋伏季休漁制度較好落實,鱸魚苗、鲅魚、海蜇、對蝦親蝦、增殖對蝦等專項資源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內陸大型水域漁政管理、涉海工程漁業資源生態損害補償賠償、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扎實推進。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