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有些蔬菜水果盡快成熟,往往會加入一些“催熟劑”。催熟劑究竟是什么?食用催熟后的瓜果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危害?24日,帶著諸多疑問,記者走進了海南省農業科學園,為大家揭開催熟劑的真實面目。
催熟劑多為乙烯利溶液
“植物生長和衰敗都是由于乙烯造成的。”海南省農業科學園農產品加工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吉建邦稱,乙烯是一種植物激素,具有促進果實成熟的作用。瓜果菜在其生理生化的過程中,自身能夠分泌乙烯,然后乙烯又產生如酶等其他物質,使香味釋放,色素形成,淀粉物質分解。后來人們掌握并仿造了瓜果菜的成熟原理,制成了乙烯利。
吉建邦介紹,目前國內外基本都用乙烯利作為催熟劑,人們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水果的成熟完全是由乙烯造成的。“乙烯是種氣體,在運輸和使用上都十分不便,但制成乙烯利后,以液體的形式存在,使用起來就方便很多。”吉建邦說,乙烯利是一種刺激農用植物生長的催熟劑。使用乙烯利后,可以使瓜果菜達到一種躍變,讓其內部大量分泌乙烯。因此,用乙烯利溶液浸泡或噴灑沒有完全成熟的果蔬,能顯著地促使它們成熟。
此外,還有如二氧化硫和生石灰等催熟劑,但遠沒有乙烯利使用頻繁。二氧化硫對食品有漂白和防腐的作用,能使產品外觀光亮、潔白,但如果沒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規范使用,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部分果蔬普遍使用催熟劑
“只要是呼吸躍變型的果蔬都存在催熟的問題。”吉建邦說,有些果蔬,通過催熟劑的刺激可以分泌更多使其發育的物質,內部迅速發生變化,叫做呼吸躍變。如:芒果、香蕉、木瓜、柿子等果蔬都屬于呼吸躍變型。
吉建邦解釋,之所以需要催熟是因為部分未采摘或已經采摘的水果,可能只達到生理成熟,而還沒有達到完全成熟的狀態。也就是說,果實中的基本物質已形成,達到了可以自然生長的最大限度,但色澤、口感等方面沒有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實用性比較差,比如香蕉生長到一定程度后,就不會再長了,但表皮還是綠綠的,吃起來很澀,這就需要人們將其催熟。只達到生理成熟是由于植物本身的性能決定的。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