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市民一定會發(fā)現(xiàn),今年一斤16.5元的韭黃價格讓很多人驚呼吃不起,“韭黃賣成了肉價”成為市民的普遍感受。
榆中縣一個韭黃攤位,和蘿卜、白菜、芹菜等食材相比,韭黃的身價高高在上,每斤達16.5元,市民驚呼,“韭黃賣成了肉價”。“下雪了,運輸成本高,今年韭黃的產量不高,漲價是肯定的”,賣菜的小販笑著說。記者采訪了解到,除了商家炒作外,產量低是抬高韭黃價格的主要原因。“榆中基本上不種韭黃了”,榆中縣農業(yè)局經作科負責人滕輝說。和當?shù)?0萬畝的高原夏菜種植規(guī)模相比,韭黃對農業(yè)的貢獻可謂是杯水車薪。
據(jù)了解,榆中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縣,也是蘭州地區(qū)韭黃的主產地。2008年,蘭州市農科所韭黃促早栽培技術在榆中試點,試種當年就實現(xiàn)了產量和品質的雙豐收,新增韭黃種植面積320畝,畝產2000公斤,種植戶300多戶,主要分布在三角城鄉(xiāng)的孫家營、詹家營、化家營等村,榆中因此被冠上“韭黃村”的美名。
近兩年,高原夏菜熱銷全國,蔬菜產業(yè)成為當?shù)剞r業(yè)增產、農民增收的主要支柱,榆中縣每年新增高原夏菜種植面積近萬畝,有限的土地、技術、資金紛紛流向菜花、娃娃菜、甘藍等外銷品種,加之韭黃種植費工費時,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種植韭黃的積極性,也是導致韭黃減產的主要原因。
來源:中國甘肅網-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