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真缺糧還是炒作
2012年夏天以來的全球糧食緊缺的信息著實給農產品來了一次高潮。但隨著秋季的來臨及消息的添油加醋,讓人感覺到糧食還是夠吃的。那么真實的情況是什么樣的呢?供需基本面到底如何?
全球2012/2013年度小麥供應預測量上調160萬噸。中國2012/2013年度小麥產量上調260萬噸;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小麥產量分別上調100萬噸和50萬噸;澳大利亞、歐盟27國和印度出口量各上調50萬噸抵消了美麥出口量的下降;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和歐盟27國庫存量上調提振全球2012/2013年度小麥庫存量上調280萬噸。(來源于usda12月供需報告)
從以上數據來看糧食沒有之前炒作的那樣緊張,但對比世界總產量6.6億噸水平,產量或是庫存增減都是十分有限的;但消費的增長卻更快。
總之,全球小麥供需仍然處于相對緊張的格局之中。
國內政策預期——“城鎮化”和“保安全”的矛盾
從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城鎮化”列入重點方向。這項措施導致的結果將是“土地城鎮化”和“人口的城鎮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土地甚至是耕地的挑戰;并且刺激人口消費(第一位的是食品的消費),進一步減少農業勞動力,間接提高種植成本。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緊緊抓住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持續發揮好政府的支持保護作用,夯實農業基礎、補上農業現代化這一短板;積極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發揮好改革這一根本驅動力的作用,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大力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解決好我國現代化建設中農村發展這個重點難點。從中可以看出政策仍是傾向于保證糧食供給,提高生產效率,提高農村、農民生活水平。
從這些指導性會議上看出,擴大消費,保證供給是主線。這也就決定了未來小麥乃至糧食價格將是有限制的上漲。
“通脹氣氛”值得警惕
來源:新華期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