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煙臺路旁的水頭溝農貿市場,看到不論市場內的固定攤位還是市場外馬路邊的流動攤販,白菜的數量少了很多。
“白菜多少錢一斤?”見有人詢問菜價,攤主孫女士熱情地介紹道:“這些質量好的凈幫的一塊五兩斤,那些賣6毛錢。”孫女士告訴記者,最近冷空氣比較多,氣溫比較低,再加上連下了兩場大雪,基本上所有的本地菜都漲價了,而白菜漲得更多,“今年11月份價格最低的時候賣過2毛錢,那時候都沒什么人買”。記者隨后在孫女士攤位上挑選了一棵質量較好的白菜,1.5元兩斤,這棵白菜共花了3.8元。
記者在市場內見到了正在買白菜的李先生。“白菜價格漲了不少,但是店里做菜又需要很多白菜。”李先生說,他開了一家飯店,幾乎每天都會到市場上來買菜,對于白菜的價格浮動,他最有發言權。“今年剛入冬的時候,白菜很便宜,還可以挑到質量很好的菜,那時就買了很多回去做了泡菜。”李先生說,現在白菜價格漲得太快了,到市場買菜都不敢多買,每天買夠一天飯店用的就行了。
趁價高將儲存的菜賣掉
24日中午,記者在團島路見到了拉著貨車賣大白菜的張師傅。據張師傅介紹,今年他家里種了4畝地的白菜,收獲的時候大白菜很便宜,他沒舍得賣,收起來放在自家地窖里。“現在天越來越冷了,放地窖里害怕凍壞了,而且現在價格高,就趁著天冷出來把家里的菜賣了。”張師傅說道。
張師傅介紹說,今年白菜收獲比較多,一開始的時候,大白菜幾分錢一斤,他們村里很多種菜的人都覺得太便宜換不來人工成本,直接扔在地里也不收,最后都爛在地里了。“自己辛苦種的白菜不能扔了,我就收回家放在地窖里,現在價格漲了,正好賣個好價錢。”張師傅高興地說。
說起白菜的漲價,張師傅說,主要是因為前段時間大白菜價格太低,儲備菜的多了,這樣供應市場的白菜就少了許多,“大白菜供應量少了,價格自然就高了”。另外,除了供應量減少,販賣過程中的運費和人工費也是造成白菜漲價的一個原因。
菜農拿出自儲菜銷售
每年到了種大白菜的季節,幾乎每個農戶家都會種點大白菜,有的是儲存起來冬天吃,有的是靠大白菜賣錢。現在白菜的價格漲了,很多儲存菜的農戶都拿出一部分來賣。
來源:半島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