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什么農藥,劑量是多少,打了多長時間,間隔期是多少……每一批蔬菜上市前,都要先看看“健康檔案”,經過全面“體檢”后才能進入市場。記者近日從市農委獲悉,今年我市在潼南等4個蔬菜產業核心基地縣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地準出”試點,明年力爭覆蓋到全部蔬菜產業核心基地縣和6個區域性中心城市。
“農產品的生產過程要嚴格控制?!笔修r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黃君一介紹,農業部門會對蔬菜生產時的種子、化肥等投入品進行嚴格監管和檢驗檢測。生產企業、合作組織則對施肥、用藥、種植技術等生產過程進行標準化管理,記錄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施用了哪些農藥、施用了多少量、間隔期有多長等,為農產品建立生產檔案。
同時,依托主產區鄉鎮、區縣以及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這三級體系,對蔬菜質量安全進行有效把關。具體來說,對于蔬菜生產專業合作社和生產企業,首先要自己建立檢驗檢測系統,對每一批產品進行自檢;此后,區縣農產品監管部門進行抽檢;最后,進入到農產品批發市場時,市場還要建立起檢驗檢測系統,對所有進入批發市場的農產品進行最后一道關口的檢驗檢測?!霸阡系?個蔬菜產業核心基地縣,我們嚴格實行‘產地準出’制度,確保群眾吃到放心菜?!秉S君一說。
來源:重慶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