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類價格漲多跌少,成為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莆田調查隊發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1至11月份,莆田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比上年同期上漲2.8%。其中,城市上漲2.6%,農村上漲3.3%。
牛羊肉價格上漲明顯
從調查的八大類居民消費價格變動情況看,呈“六升二降”的態勢:食品類價格上漲5.7%、煙酒類價格上漲1.9%、衣著類價格上漲7.5%、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2.5%、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9%、居住類價格上漲0.5%、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下降0.6%、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0.7%。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食品類消費價格漲多跌少。今年前11個月,莆田食品類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5.7%,拉動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8個百分點。其中菜、水產品、肉禽及其制品、油脂等價格漲幅較大。菜類價格上漲幅度最大,達到18.4%,其中鮮菜價格上漲了25.6%。水產品價格上漲9.7%,當中魚類價格上漲13.9%。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6.5%,當中牛肉和羊肉價格都上漲了15%以上,豬肉價格相對平穩。
工業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上漲幅度均沒有超過2%。其中,家庭設備、通訊工具、文娛用耐用消費品及服務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電視機、電冰箱、空調、熱水器、微波爐等價格都一路走低,而移動電話機的價格下降了兩成多。
蔬菜漲價是受天氣影響
莆田調查隊指出,食品類價格上漲較多與氣候的影響不無關系。今年以來,莆田陰雨天氣較多,加上夏季多次臺風對鮮菜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本地菜生長期被延長且發生較大面積爛根、死苗現象,因此鮮菜價格比上年有明顯上漲。
與此同時,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漁業產品生產價格的上漲,以及由于原油價格上漲導致的運輸成本提高等因素也推動了cpi上漲。而今年全球受旱災等極端天氣影響,美國、俄羅斯、巴西等全球糧食主產國農作物持續大量減產,也導致國際糧食和油料油脂價格明顯上漲,推動了國內糧食和食用植物油價格的上漲。
來源:東南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