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面對農業生產進入高成本、高風險、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新階段,要不斷加大農業投入力度,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防災減災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這就要求漁業在資源、環境的雙重約束下,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改變以破壞資源和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圍繞保供、增收和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現代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農業部漁業局局長趙興武表示,當前,我國漁業發展正處于加速向現代漁業轉變的關鍵階段,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至關重要。2013年要著力調整海洋漁業生產結構和海區生產布局,進一步推進現代漁業產業體系建設。著力提高漁業裝備水平和組織化、規模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漁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著力提高加強水生資源和水域生態養護,進一步提升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著力加強漁政執法能力和水平建設,進一步完善護漁維權機制;著力強化漁業安全生產監督,保障漁民生命財產安全,做到生產生態并重、增收和增效并舉、維權和維安并進,進一步促進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過去的成績已經為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奠定良好基礎。2012年全國漁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11256元,比上年增加1244元。遠洋漁業產量118萬噸,增長2.8%。今年1至10月份水產品進出口總量646.94萬噸,總額216.44億美元,其中出口304.47萬噸,出口額150.46億美元;進口342.47萬噸,進口額65.98億美元。貿易順差84.48億美元,同比增加 14.38%。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加大農業投入力度,為我們加快發展現代漁業指明了方向。”趙興武說,今年的“菜籃子”項目漁業扶持資金達到數億元,擴大到20多個省份,增殖放流資金達到數億元。此外,在漁船更新改造投入、柴油補貼資金、發展遠洋漁業探捕資金、漁政巡航執法和海難救助經費、漁業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水產育種等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中央和地方有關各方不同程度的投入都對漁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強化農業科技支撐,發揮市場對農業生產的帶動作用。“這反映出漁業發展也離不開漁業科技促進活動和漁業資源養護的作用。”趙興武說,今年,漁業部門以“科技進塘入場到戶,助推健康安全增收”為主題,組織實施了稻田綜合種養技術示范、百人專家團科技下鄉、漁業科技周、漁業專家西部行、百萬漁民大培訓、現代水產種業建設促進等10項活動。其中稻田綜合種養技術示范擴大到10個省區。漁業標準化工作穩步推進,20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經批準發布實施。漁業節能減排試點示范工作取得新成效。漁業部門還與其他部門聯合開展了多次大型增殖放流活動,有效促進了漁業資源的恢復和漁民增收。(碧露)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