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國外媒體報道稱,中國正在狂熱地購買糧食,糧食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的政策“紅線”或許已開始松動,中國農業面臨更大壓力。今年進口大幅增加是否意味著我國放松糧食自給率要求,糧食安全存在隱憂?該如何進一步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多位財經界人士在騰訊微博上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表示,“糧食如真九連增,打破了氣象與糧產的歷史周期規律。”
有網友表示質疑,“中國真的是糧食九連增嗎?13億中國人千萬別讓數字給搞暈了。都是哪的什么糧種大增,多去實際看看,不要用最高產區來估量所有。農村勞動力在不斷減少,耕地也在不斷減少,農作物面積也在不斷減少,經濟作物反在不斷增加。如果這樣還能增產,不知道誰在誤國誤民!”
資深媒體人郭晏平則認為,“沒有災荒,怎不增長?沒有戰爭,兵強馬壯。”
有分析人士認為,現在的糧食直補政策是按照農民的土地面積直接補發給農民的,所以好多地都荒著,沒有耕種,但照樣拿直補,所以調動不起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希望把糧食直補放到糧食的收購價格上,這樣在市場糧價不便的情況下,可以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中國藝術網古籍碑帖責任編輯劉宇光提醒大家注意問題的嚴峻性:“外媒稱中國全世界狂熱搶糧糧食安全紅線或松動!如果國內的時尚達人們把眼睛放到50年后,你還能吃什么的時候,會有另一種境界,一串串珠寶,能當飯吃嗎?”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會長劉福垣(微博)則認為不足以憂慮,反而是好事,他指出,“進口糧食等于進口土地和水!如果國外糧食比中國便宜,進口一些有什么不可以?中國農業必須改變生產方式!現在播種面積究竟多少,說不清面積,增不增難以判斷。”(田野)
來源:騰訊財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