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次的寒潮頻頻造訪,帶來了雨雪不說,強降溫更讓俺家棚里的草莓果凍得都有點‘發蔫’了,正著急呢,咱街道里的農技站趙鵬程站長帶領技術人員就不請自到,在俺村的大棚內手把手講解示范應對低溫的措施及受凍害秧苗的管理方法。真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呀,我的心里都有底了。”臨沭縣臨沭街道的草莓種植戶楊大詩經過該街道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后,一臉愁容轉而春風滿面。
在臨沭街道桃園高產高效農業示范區大棚草莓基地的冬暖溫室大棚內,記者看到,雖然外面還飄著雪花,但這里卻暖意融融、綠意盎然,長勢良好、碩果累累的草莓即將成為市民百姓餐桌上的一道道“綠色大餐”。該街道大力推廣冬暖大棚草莓優質高效種植技術,不僅豐富了冬季城區居民的“菜籃子”,而且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及時的技術指導和貼心關懷,讓遭受持續低溫和降雪影響的大棚里暖意融融,群眾心里熱乎乎的。
“低溫天氣對大棚蔬菜種植的影響很大,防護措施不到位就會形成凍害。為此,我們的農技站、果茶站側重對低溫凍害的指導,以減少群眾的損失。一方面指導群眾上草苫、覆膜、使用木炭等增加大棚溫度,一方面提醒群眾噴施提高秧苗抗寒能力的藥劑,保住群眾的收成。”街道農技站趙鵬程站長這樣告訴我們。
據了解,桃園高產高效農業示范區是臨沭街道2012年新規劃建設的農業項目,該項目以沭牛路為軸,西起起周莊木材市場東至曙新村,沿線兩側各500米,全長約4公里,6000余畝耕地,涉及周東、黨官莊、胡官莊、毛桃園等8個自然村沭牛路沿線土地,規劃建設以草莓、蔬菜種植為主的現代高產高效農業長廊。項目一期已完成投資1000萬元,建設完成示范區、帶動區和服務區“三個區”建設;成立了桃園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供應,統一銷售。
目前,示范區內的草莓種植基地就占地300畝,完成建設投資300萬元,建成農民培訓學校、檢測室、基地管理辦公室、便民超市、蔬菜交易市場各1處,硬化道路1.2萬平方米,打深水井16眼,建冬暖式蔬菜大棚94個,并在莒南聘請了4名具有成熟經驗的種植戶到基地示范指導。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大力促進農民增收。我們草莓基地正朝著這條路在走。如今,菜園子已經變成了農民的‘聚寶盆’,大家的生活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啊!”基地種植大戶楊大詩爽朗地笑了起來。“現在基地種植的大部分是日本2號、拉松6號,這種草莓口感好、耐運輸,果型好看,一畝地畝產可達上萬斤,產值三、四萬元,是農民朋友的小康果。”
為幫助農民群眾發家致富奔小康,該街道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幫助菜農發展反季節蔬菜,高效農業品牌產品。街道一是建設了示范區,先行流轉土地100畝,投資150萬元建設8個冬暖式蔬菜大棚和18個簡易大棚,并制定優惠措施,承包給莒南有經驗的種植戶示范種植,帶動周邊群眾發展果蔬種植;二是加大補貼力度,強化技術指導,對約請來的外地技術指導人員按每畝200元發放指導補助,對農戶建設的蔬菜大棚實行現金和種苗補貼,每畝補貼現金10000元;三是強化服務,注重品牌發展,投資50多萬元在示范區西側建設農民培訓學校、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植物醫院以及蔬菜交易市場等農業服務基礎設施,硬化道路成立機構,加強對菜農的管理和發展。(季德山)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